脏腑论是研究人体生理、臧谷及营卫物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应关系的学说。朝医学以“四维之四象”结构形式,来解释人体脏腑所在部位及其生理功能。《东医寿世保元》记述“太极,心也;两仪,心身也;四象,心身食物也”。“耳目鼻口,行于天也”,“肺脾肝肾,行于性也”,把人体脏腑所在部位划分为四焦,脏分为四脏,腑分为四腑,水谷分为四气,营卫物分为四海,全身组织器官归类为四党与。
1. 四焦
朝医把人的脏腑所在部位划分成四焦,即上焦、中上焦、中下焦和下焦。《东医寿世保元》:“肺部位在颌下背上,胃脘部位在颌下胸上,故背上胸上以上谓之上焦;脾部位在膂,胃部位在膈,故膂膈之间谓之中上焦;肝部位在腰,小肠部位在脐,故腰脐之间谓之中下焦;肾部位在腰脊下,大肠部位在脐腹下,故脊下脐下以下谓之下焦。”
2. 四脏与四党与
四脏即肺、脾、肝和肾。四党与即肺之党、脾之党、肝之党和肾之党。朝医认为,四大营卫物在其生成和循环过程中,把若干性质与机能相关联的人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相连接,称为党与。
肺,肺位为颌下背上,属上焦;形态有叶而无质,其运转一引而一缩。肺以呼,呼出体内之浊气,为气之门户。肺充神,是构成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基本物质。肺气直而伸,有上升之力,是哀性远散之源,哀气直升,哀性出肺,肺气之直升之力助胃脘,对水谷之气起上升作用。肺与胃脘、耳、头脑、皮毛相结,称肺之党。
脾,脾位为膂,属中上焦;形态有质而无叶掌内修之柄,其运转一收一放。脾以纳,收纳水谷之府库。脾充气,脾通过气促进人体机能。脾气栗而包,有横升之力,怒气横升,怒性出脾,脾气之横升之力助为对水谷的停蓄,不至于容扩而起坚固的包囊。脾与胃、两乳、目、背膂、筋相结,称脾之党。
肝,肝位为腰,属中下焦,形态有叶而无质。肝以吸,吸收津液之门户。肝充血,肝所贮存之血是构成人体肌肉的基本营养物质。肝气宽而缓,有放降之力,“喜气放降”,喜性肝出,肝气之放降之力助小肠对水谷之气起消导作用。肝与小肠、脐、鼻、腰脊、肉相结,称肝之党。
肾,肾位为腰脊下,属下焦;有质而无叶掌。肾以出,主放出精液。肾充精,肾贮存的精是构成骨骼的基本物质;肾气温而蓄,有下降之力,乐性陷降,乐性出肾,肾气下降之力助温阳之气下降,与蓄积之温柔之气结合,确保精之产生,构成人体骨骼,主生殖。肾与大肠、前阴、膀胱、骨相结,称肾之党。
3. 四腑
四腑即胃脘、胃、小肠和大肠。①胃脘位为颌下胸上,属上焦,胃脘通于口鼻,故对水谷之气起上升作用。②胃位为膈,属中上焦,胃体扩大而容抱,对水谷之气起停蓄作用。③小肠位为脐部,属中下焦,小肠之体狭窄而屈曲,对水谷之气起消导作用。④大肠位为脐腹下,属下焦,对水谷之气起下降作用。
4. 四气
四气即温、凉、寒、热。《东医寿世保元》称:“水谷自胃脘而入于胃,自胃而入于小肠,自小肠而入于大肠,自大肠而出于肛门者。水谷之气多数停蓄于胃而熏蒸为热气,消导于小肠而平淡为凉气,热气之轻清者上升于胃脘而为温气,凉气之质重者下降于大肠而为寒气。”
5. 四海
四海即津、膏、油、液四大营卫物。四大营卫物在体内有其生成与循环的途径。朝医学认为,水谷的温凉寒热四气在体内演化,第一阶段生成津、膏、油、液四大营卫物,经过前四海(津海、膏海、油海、液海)进入第二阶段,生成神、气、血、精四大气血物,再经后四海(腻海、膜海、血海、精海)以维持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活动。朝医学对于四海的循环与功能有较为具体的论述
津,由水谷温气自胃脘而化津,入于舌下为津海,津海者津之所舍也;津海之清气出于耳为神,入于头脑而为腻海,腻海者神之所舍也;其功能为:“津海之清气充满于上焦为神”;“津海之浊滓补益胃脘”;“腻海之清汁入于肺,以滋肺元”;“腻海之浊滓则头以直伸之力,锻炼之而成皮毛”;“津海藏意”,“腻海藏神”。舌之津海是耳之根本,头脑之腻海是肺之根本。
膏,由水谷热气自胃而化膏,入于膻间两乳为膏海,膏海者膏之所舍也,膏海之清气出于目而为气,入于背膂而为膜海,膜海者气之所舍也,其功能是:“膏海之清气充满于中上焦为气”;“膏海之浊滓补益胃”;“膜海之清汁入于脾,以滋脾元”;“膜海之浊滓则手以能收之力,锻炼之而成筋”;“膏海藏虑”,“膜海藏灵”。乳之膏海是目之根本,背膂之膜海是脾之根本。
油,由水谷凉气自小肠而化油,入于脐为油海,油海者油之所舍也;油海之清气出于鼻而为血,入于腰脊而为血海,血海者血之所舍也;功能是:“油海之清气充满于中下焦为血”;“油海之浊滓补益小肠”;“血海之清汁入于肝,以滋肝元”;“血海之浊滓则腰以宽放之力,锻炼之而成肉”;“油海藏操”,“血海藏魂”。脐之油海是鼻之根本,腰脊之血海是肝之根本。
液,由水谷寒气自大肠而化液,入于前阴毛际之内为液海。液海者液之所舍也;液海之清气出于口而为精,入于膀胱而为精海,精海者精之所舍也;功能是:“液海之清气充满于下焦为精”,“液海之浊滓则大肠以下降之力,取其浊滓而补益大肠”;“精海之清汁入于肾,以滋肾元”;“精海之浊滓则足以屈强之力,锻炼之而成骨”;“液海藏志”,“精海藏魂”。前阴之液海是口之根本,膀胱之精海是肾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