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科技 > 民族科技概述  > 详细页面

民族科技概述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易华 2017年11月16日 阅读量:

  少数民族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而且为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科学技术源远流长,少数民族科技是底色或基础。无数无名英雄默默地做出了贡献,少数杰出人士青史留名,谱写了中国科技史灿烂华章。先有生存知识,后有科学技术。四夷或少数民族奠定了传统中国科学技术的基础,并不断引进外来科学与技术。传统科学技术植根于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特性,可称之为民族科技;现代科学技术席卷全球,超越了民族局限性,可简称为科技。一般认为传统科技包括农学、医学、地学、天文历算和手工技术等,可分别称之为民族生物学、民族医药学、民族地理学、民族天文学和民族手工技术。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著作已有近百种、论文上千篇,成果丰硕。

  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都为中华文明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能量。孟子云:舜为东夷之人,文王西夷之人,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夷人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奠基塑造之功不可忽视。少数民族帝王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绝不亚于汉族皇帝。成吉思汗特别重视手工技术:有一技之长的工匠均可免于一死,且可受到重用。保护和充分利用工匠成了蒙古传统。金哀宗感慨道:“北兵所以常取全胜者,恃北方之马力,就中国之技巧耳!”忽必烈时代特别重视工匠,在灭宋战争中充分调动了色目人和汉人工匠的积极性,迅速组建和扩充了水军,配备回回炮,在技术上占了上风。元代手工技术更加专门化,匠户既有色目人也有汉人,分系官匠、军匠和民匠三大类。匠户、军户均可世袭,可以相提并论。官府作坊规模空前,工匠人数达四十万。元大都、大运河、天象观测台、金锦、青花瓷等都是工程或工艺奇迹。纳石失金锦丝金交织,象征东西文化合璧;青花瓷白底青花,体现了蒙古族对白色和青天的偏爱。

  康熙酷爱科学文化,身体力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他不仅主持编撰了《历象考成》42卷、《律吕正义》5卷和《数理精蕴》53卷共一百卷合称《律历渊源》,还亲自撰写了心得之作《康熙几暇格物编》。他能仲裁天文历法之争,强令全国推行种痘法,亲自审定《皇舆全览图》,还在丰泽园观察水稻生长并成功选育出独特的早熟品种“御稻米”。这个品种还引起了达尔文的注意,写入了《动物和植物在家养条件下的变异》。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精通数理、天文、地理、农学和医学,通晓物理、化学、乐理、逻辑、拉丁文和铸炮术,是中国历史上也可能是世界历史上科学修养最好的皇帝,进入了中国古代杰出科学家行列。

  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为促进中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五谷均不起源于狭义的中原,六畜一半来自境外;金声玉振是东西交流南北汇合的结果。少数民族对中国科学技术的贡献难以尽述,不仅丰富了中国科学技术史,而且部分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此外,瞿昙悉达、边冈、利玛窦、傅兰雅等外国人也为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当代,很多在世界科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都是少数民族。例如:世界著名地质力学家李四光(蒙古族)、中国科学院院长纳米技术专家白春礼(满族)、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生物工程学家旭日干(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科学家依然活跃在现代科学技术前沿。中国科学技术是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努力的结果,难解难分,亦是东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晶,是世界支持了中国科技创新,中国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

参考资料:

  1.傅海波、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潘吉星:《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科学出版社,1993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