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文学 > 民间文学 > 谚语  > 详细页面

少数民族谚语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李娜 2017年10月19日 阅读量:

  谚语是劳动人民生产知识、生活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不但短小,只有一、二句话,而且往往包含着一定的哲理,并有一定的教育作用。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它象一颗颗璀灿的明珠,大大丰富了民族语言和民间文学的宝库。它不但可以向人们传授各种生产知识、生活经验,而且可以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做人、如何学习,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取之不尽的“小百科全书”。

  我国少数民族历来重视对谚语的应用和搜集、整理工作。在历史上出现的许多重要著作中,民族谚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在《蒙古秘史》、《满文老档》、《突厥语词典》、《吐蕃赞普传记》以及《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萨迦格言》、《仓洋嘉措情歌》等历史著作和文学作品中,民族谚语随处可见。这些谚语都被后人所接受,并且保留在各自民族的文学之中。从一些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谚语在少数民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哈萨克谚语说:“最干净的水是泉水,最精炼的话是谚语。”蒙古族谚语说:“井里没有鱼虾,谚语没有假话。”维吾尔族谚语说:“男人美的是胡须,语言美的是谚语。”人们通常把谚语分为,反映自然和生产的谚语、反映社会生活的谚语、富于哲理性的谚语等。

  谚语在形式上,往往用大量的比喻、暗喻、对比、对偶、排比等修饰手段,来说明一个问题,阐述一定的道理。韵律也是谚语中比较注意的形式,各民族那丰富的语言,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韵律,使得谚语更具民族语言的特点。

  少数民族各民族谚语都与他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劳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那些森林民族,如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其谚语大都有森林民族的特点。比如,“不会骑马不要去打猎,不会拉弓不要去打仗”、“马匹好坏骑着看,朋友好坏交着看”。那些游牧民族,如蒙古族、哈萨克族等,其谚语大都有游牧民族的特色。比如,“秋天不堆羊草,春天就堆死尸”、“有被盖的牲畜多一条命,没有被盖的牲畜半条命”。那些农业民族,如壮族、彝族、苗族等,其谚语又大都有农业民族的色彩。比如,“饿死不吃谷种,馋死不吃菜秧”、“没有放牧的,种地的会冻死;没有种地的,放牧的会饿死”。而对于一些信仰宗教的民族来说,其谚语又往往带的民族宗教特点。象藏族谚语中说“嘴上讲佛经圣人,心里想珠宝金银”。这个谚语是对那些表面上讲仁义道德,骨子里干尽坏事的伪君子的一种揭露。

  谚语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任何一个民族的民间文学所不可缺少的。在民间文学中,谚语最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随时随地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生产、劳动等各个方面。谚语虽然短小,但小中可以见大,一、二句话可以说明一个大道理。谚语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如果经过很好的整理、研究必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