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影响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衍生产物就是全球化问题。回溯历史,缘起于经济全球化的民族自我认同浪潮此消彼长,而增进民族认同则是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功能。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培育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全球化视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清晰界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逻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凸显鲜明的时代性,是增强国家认同的必经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讲话中明确提出:“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不能否认,在多民族国家“移民社会”特征日益彰显的今天,种族和民族的全球化影响在对社会财富分配差异方面存在着潜在的“双刃剑”效应。从世界范围看,在解决民族问题、种族问题上,西方发达国家推崇的“普世价值”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选择性的“自由”“民主”对处于“移民社会”边缘的少数族裔没有多少实际政治意义。今天,世界上不少多民族国家通过加强共同的公民意识来形成全球化背景下国民对国家认同的凝聚,这样的努力一直没有间断。例如,一些国家通过诸如在学校增加公民教育、给移民提供公民课程、设置入籍考试以及举行公民入籍仪式等,使公民意识得到强化。用加拿大哲学教授威尔·金里卡的话说,在多民族国家的特定背景下,公民建设如果想变得公正、有效且能对亚国家民族群体和移民具有包容性,则需要强化多民族的公民观念和多元文化的多民族主义观念。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与内涵逐渐凝结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轮廓。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从共同体的维度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应当包括汉族、少数民族、待识别人口以及其他拥有中国国籍的公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亦由主权国家疆域内的“国民感”,逐渐向各民族都对灿烂的中华文明作出自己贡献而形成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拓展。基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正因为民族团结的核心在于人心,人心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所以要通过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全方位的路径争取人心,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通过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坚定“多元一体”文化逻辑,是充分尊重与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
“多元”与“一体”的辩证统一,不仅是生活在古老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披荆斩棘、浴火重生的历史写实,也是在当代世界各国各民族遭遇诸多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寻求解决全球化问题的一剂良方。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当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挖掘“多元一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道路上的现实指导意义。建立一个真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精神家园的政治方向;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与尊重各民族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理论上对“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命题的讨论。有学者认为,“多元文化主义”除了文化多元性的通俗解释外,今天主要衍生为一种政治思想,关注的是差异性何以在全球化的巨大影响下得到普遍承认。与此相对立的多民族国家文化政治整合案例,莫过于英国作家赞格威尔在其著名作品《熔炉》中描述的那样,外来移民在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下,自愿或不自愿地逐渐接受美国文化教育,进而取得美国身份权利,在“熔炉”中逐渐融入美国社会。
这样的“美国化”成功与否?学术界的讨论从来没有中断过。许多人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指出多元文化主义的原初涵义在于在肯定公民共享文化的前提下,提倡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多民族国家处理族际关系的一种政治哲学,多元文化主义反对国家为了塑造统一的国家观念而强制同化少数民族群体。而在中国这样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必须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道路上明确核心原则与路径,从而在国家对外开放、谋求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必须在日益多元与开放的全球化经济要素配置、跨越国家与民族的利益群体分化趋势下,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消弭潜在的社会矛盾,发挥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现代化水平,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建设,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科学方向
文化观的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环节。马克思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全球化现实的同时,以严肃的立场审视民族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道路,认为全球化运动在深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逐渐建立起人类公共的认知方式,即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理解。在我国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越来越频繁的现实和发展趋势下,各民族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认同他们共同创造的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必然与应然之选。因为认同本民族文化与认同中华文化并育而不相悖,二者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古人“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说法,指出“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有必要重温马克思在谈到“世界文学”这种各民族文化交融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时所讲的话:“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这里的“世界文学”中的“文学”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方面的著作,从其在马克思著作中的上下文看,它既指文学也指文化。
各民族文化必须适应世界潮流,以开阔的胸襟包容世界交往、融入世界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应当是像马克思描绘的“世界文学”那样,“在一种大的、宏观的、国际的乃至全球的背景下,存在着一种仍保持着各民族原有风格特色的、但同时又代表了世界最先进的审美潮流和发展方向的世界文学”。全球化的特点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必然是世界性的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考量,必须扎根于文化世界性赋予文化民族性的新内涵和时代规定性,必须昭示着文化发展的精神方向。只有把代表人类发展方向、反映当今世界精神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吸收、整合进来,才能巩固、丰富民族文化特色,弘扬社会主义新时代特色,达到民族性、时代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
总而言之,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倡导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朝着精神世界共有精神家园前行、“去负扬正”的人间正道。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中华民族在全球化背景下增强国家认同的必经之路。坚定“多元一体”文化逻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尊重与保护各民族传统,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钥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则与导向。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