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拜尔(后排左二)和叔叔一家20多年前拍摄的合影。
记者:您精通8种语言,但写作时采用的是国家通用语言,这种创作对您来说具有怎样的优势?
艾克拜尔: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要靠特定的文字符号来表达,书面文学更是要用特定的语言文字来书写。我自从执笔创作便是用汉语写作。汉语受众面广,传播迅速,这使我与用母语创作的作家相比获得了某种优势。
记者:您曾说过:“用最优美的中文,写最美好的中国人形象,为全世界热爱中文的读者服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在您的文学创作中,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艾克拜尔:这是我兼任《中国作家》主编时提出的办刊宗旨。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文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文学创作应为国家利益服务,那就是“用最优美的中文,写最美好的中国人形象,为全世界热爱中文的读者服务”。随着“一带一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中国文学也应该走向世界,为“一带一路”“五通”中的民心相通服务。
记者: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文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推动少数民族文学发展方面,您最自豪的事情是什么?
艾克拜尔: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最好的发展机遇期。改革开放之初,许多民族没有自己的书面文学作家和作品。这40年来,民族文学的发展填平了这一历史鸿沟,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各自的书面文学作家和作品,都有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都有了获得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的作家,这是改革开放40年的重大收获。
记者: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您提交的为国歌立法、设立烈士纪念日、保护英雄和烈士荣誉等提案都已实施,您有何感想?
艾克拜尔:一个民族不能忘却自己的英雄。前些年,社会上有人否定、诋毁、贬损英雄,这是对我们传统价值观的公然挑战。但以前除了社会舆论的谴责和道德底线的要求,社会无力约束。现在,随着这些法律的实施,诋毁英雄者要付出应有的代价。我认为,这是还社会以公道,让舆论环境净化,让英烈的亡灵获得安宁,让青少年从小崇拜英雄,受到英雄精神的鼓舞和滋养。对此,我很欣慰。
记者:作为政协少数民族委员,您在维护少数民族权益、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方面作出哪些努力?
艾克拜尔:少数民族人名汉字音译转写问题在新疆地区较为突出,尤其在身份证发放和新闻报道中,有的因择字对音不准,汉字难以直接还原本民族人名;还有的因择字义不雅,不宜用作人名,这是由于没有规范用字而造成的历史局限,长此以往,不利于民族团结,不利于各民族文化交融。我从2014年起连续3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少数民族人名汉字规范问题的提案》,去年得到了公安部答复,相关部委已经成立协调机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在完善电子化办公进程中,我也起到了一些推动作用。比如,我最早领取驾驶证时,软件设计按汉姓复姓预留了4个字的空格,我的名字加中圆点占8个字的位置,电脑输不进去,只好在前4个字位上输入我的名字,手写了中圆点和父姓。后来设立交通卡时,出现了驾照与交通卡姓名书写不匹配的麻烦。当时,我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担任北京市公安局警风监督员,就建议“公安口办理相关证件的电子版设计人名栏应当加大,以便利少数民族人名输入”。后来,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我一直十分关注主流网站,在浏览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专网时,发现除了英、法、俄、日、阿拉伯等外文网页,还有蒙古、藏、朝鲜3种少数民族文字网页,却没有维吾尔、哈萨克文网页。作为老媒体人和政协委员,我在2009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建议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专网增加维吾尔、哈萨克文网页的提案》。两会结束第10天,我便接到人民日报的办复函,决定从当年7月1日起上线维吾尔、哈萨克文网页。这是我在政协委员生涯中所提提案办复最快、最彻底的一次。
记者:您的家庭是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改革开放40年来,您的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您是怎么维护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的?
艾克拜尔:改革开放40年来,我和我的家庭既是亲历者、参与者,也是直接受益者。我们都从事着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大家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我们一家几代人、多个民族经常在一起过民族节日,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的一个缩影。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