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旅游 > 民族旅游产品推介  > 详细页面

大理洱源县温泉小镇的“春之约”

来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高正达 2019年05月15日 阅读量:

  又到春暖花开时,“三步泉潭五步汤,气蒸氤氲似仙乡”的洱源县牛街温泉小镇又热闹起来。街道上、客栈里、餐馆中、商铺前,到处是成群结队的少数民族妇女。她们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飘着湿漉漉的秀发,操着各种民族语言,谈笑风生,成了小镇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从古至今,每年春暖花开的时节,丽江、迪庆、怒江,以及临县剑川、鹤庆的纳西族、藏族、普米族、傈僳族、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妇女,都把到牛街孤老山下的“祛风塘”里一浴,作为一年中必须做的一件重要事情。“祛风塘”是天然温泉泉眼,温泉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对皮肤有保健作用,沐浴后还有祛风除湿、温宫滋阴的功效。

  滇西北地区的崇山峻岭山高谷深,过去偏远的民族地区缺医少药,妇女们便在每年春季结伴而行,到牛街搭建起简易帐篷,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住个十天半月,每天到“祛风塘”沐浴几次。据说,经过这样反复洗浴,就能消除疾病、增进健康。洗净了一年的尘垢,洗净了烦恼,再到紧邻的三营农历二月十五庄家会上,吃几碗“会菜”毛驴汤锅,妇科疾病便不治而愈,而且还有预防妇科疾病的作用。回家后,就会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新一年的劳作中。如今,居住在深山峡谷的少数民族大多用上了太阳能或热水器,在家随时可以沐浴,基层医疗卫生条件也有极大改善。但是,每年春季到牛街沐浴的传统习俗依然未改。至今,滇西北少数民族妇女与牛街温泉小镇的春之约,已经沿袭了700多年。

  “祛风塘”也叫“癞子塘”。相传,元世祖忽必烈入大理时,在紧邻牛街的三营屯军三百户,以此为吐蕃襟喉,三营因此而得名。驻守在三营的元军中,有一名士兵患皮肤病,周身长满“干癞子”。元军首领恐其传染给其他将士,便下令把患病士兵逐出军营。逐出军营的患病士兵,顺火焰山往北走,来到孤老山下的“祛风塘”畔,看到塘里冒着热气,以为是沸水,心想自己身患怪病,又被驱逐离群,不如一死了之,随即纵身跳进了“祛风塘”。谁知,热气腾腾的塘水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烫,而是温热爽身,在氤氤氲氲的水汽中,倍感舒适,身上奇痒即止。患病士兵便在“祛风塘”里浴个痛快。出塘后,身上的干癞子痂壳已脱落干净,皮肤也细嫩了许多。患病士兵于是打消了轻生的念头。后来,患病士兵又在塘中沐浴了几次,干癞子竟奇迹般痊愈了,便归队向首领汇报。驻军首领知道后,便让水土不服,或染上疟疾、瘴气的军士到“祛风塘”洗浴,都奇迹般好起来。驻军首领遂令军士在“祛风塘”畔砌起围墙,建成露天公共澡堂,“癞子塘”也因此而得名。从此,“祛风塘”温泉能治病的消息远走四方,慕名前来洗浴的人越来越多。“祛风塘”露天公共澡堂历经了700多年的岁月风雨剥蚀,几经修缮一直沿袭至改革开放初期,当地老协出面集资募捐,建起了房顶,才结束了露天沐浴的历史。

  如今,到牛街温泉小镇春浴的少数民族妇女,不用再搭帐篷、住岩洞,也不用再埋锅造饭。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牛街温泉小镇上的温泉客栈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客栈老板纷纷把“祛风塘”的温泉引到客栈里,让同样的温泉,有多种洗浴方式,可淋浴,可在理疗池里慢慢泡,还可以在游泳池里边游泳运动边泡。滇西北的各族妇女不必再像过去那样,背上干粮长途跋涉几天。纵穿牛街小镇的214国道已经提升改造成二级路,大丽高速在牛街有个进出口。各族妇女或自驾、或包车,当天就可抵达牛街。到牛街温泉小镇春浴的少数民族妇女在温泉客栈里吃、住、浴一条龙。不仅比过去方便、上档次,还衍生出新的文娱活动。每当夜幕降临,各家客栈老板都组织各族妇女联欢,在客栈小院里摆上音响或唱卡拉OK、民歌,或跳广场舞、民族舞,尽情狂欢。尽兴后,各族姐妹围坐在一起,互相品尝各自带来的民族特色美食,交流民族文化、科技知识、脱贫致富信息,兴趣爱好相投的则忙着互加微信。春天的牛街温泉小镇已俨然成为滇西北各族妇女互相交流的桥梁纽带,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舞台。

  

  资料来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