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旅游 > 国门内外  > 详细页面

河口在文化碰撞中形成的一城三景

来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19年07月29日 阅读量:

  翠绿欲滴的四连山下,蒙河铁路的终点站,这里有一座生机勃勃的边陲小镇——河口。河口县位于云南最南端的红河州,和越南老街隔河相望。河口作为国家一类沿边开放口岸,是我国“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二条通路。这里近二十万的中越边民以及多个少数民族,他们在这个小镇里交往频繁,不同的传统、文化、语言在这里碰撞,碰撞诞生了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亚热带小镇。

  早晨七时,随着口岸升旗仪式的结束,中越大桥正式开关,几十个头戴斗笠、身背箩筐的越南妇女便推着单车急匆匆地冲向口岸——为了能在河口的街上抢个好位置来售卖她们新鲜的水果蔬菜。而去向越南老街的背包客们则恰恰相反,三三两两不紧不慢地走着,时不时停下来拍照留念。一条桥上,左右两边,一快一慢的景象拉开了河口这个小镇一天的序幕。

  走在河口的街头,路边到处都是越南妇女兜售的越南特产:椰子糖、鸭仔蛋、菠萝蜜、鸡蛋果……让你忍不住停下脚步打开腰包,但当你担心语言不通的时候,越南妇女却已经用流利的中文开始招呼你。这里的越南人大多都会中文,甚至还有一些会云南方言,而你也丝毫不用担心被“宰”,纯朴的越南人从不会缺斤少两。而且在河口和老街,越南盾和人民币都可以通用,不用特地去兑换越南盾,当你接过越南妇女卖给你的特产时,你甚至有种在和中国人做买卖的错觉。

  河口的饮食结合了河口本地、少数民族和越南的特色,穿行在越南文和中文夹杂的广告牌中,你可以看到很多难以置信的食物。如越南的鸭仔蛋,也就是将未孵化生长到一半的鸭蛋煮熟,就着柠檬汁食用,鸭仔蛋被越南人称作“圣蛋”,据说有美容养颜的功效。但是要将那夹杂着羽毛的肉蛋吞下,确实需要莫大的勇气。但比这更需要勇气的却是河口本地特色小吃,四连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让这里昆虫泛滥,但身为“吃货”的河口人却把昆虫做成了食物,街头的小吃摊上都有由昆虫做成的菜品:炸蜂子、炸竹虫、傣味蜂蛹、腊干蚂蚱……许多硬着头皮去尝试的游客,只得闭着眼睛才敢下咽,但入口之后又赞不绝口,抛开这些小吃的卖相不谈,味道还是很美味的。而更能让人流口水的是河口少数民族的菜品,哈尼族和瑶族善用各种天然食材,一道简单的烤鱼,你能闻到荷叶的清香、茅草的甘甜,香酥的鱼肉渗透出的柠檬汁会在你的味蕾中炸裂,在大快朵颐的同时你又不得不佩服少数民族的智慧。在这座小镇里,还有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美食,一日三餐都可以让你体验到不同的风味。

  人们都说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生活节奏,而这里却有三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越南人每天忙于进出口两地特产,口岸附近永远都是这样一副场景:越南男人们带着“绿帽子”,在大小卡车旁装车卸货,女人们则推着改装后的自行车,将货物在自行车上堆成小山。忙碌,这是越南人的生活方式。而河口本地人和越南人的生活方式却截然不同,在这里许多本地人会坐在颇有情调的“红河谷1897”点一杯越式滴滤咖啡,悠然地看着咖啡一滴滴落下,和老友闲谈一下午。悠闲,这便是河口边民的生活方式。  当你走进少数民族的村庄,这里便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田园风光:壮观的梯田下光膀的男人唱着民歌耕耘而归,身着哈尼服饰的妇女在夕阳下织衣,绿色的芭蕉交织着少数民族少年男女纯真的笑容……这里保留了浓厚的哈尼族文化和风俗,传统的土墙红瓦的建房习俗,竹槽引水的灌溉方式,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会让你忘记尘世的烦恼,只想沉溺在这纯朴的民风中。原始,这便是河口哈尼族的生活方式。

  独特的地理环境,炎热的气候造就了这般不同的河口,越南人、河口人、瑶族如同三条河流一般在这里汇聚、交融,文化的碰撞诞生了一城三景的河口。时隔四年再次来到这里,独特的风情却一点也不曾改变,如此特别的边陲小镇有谁舍得离开呢?

  

  资料来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