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宝卷爱好者在张掖市临泽县河西民俗博览园念唱《敕封平天仙姑宝卷》。
河西宝卷国家级传承人代兴位在家抄写宝卷。
宝卷是由唐代寺院中的俗讲演变而来的一种中国传统说唱文学形式,也是佛教、道教世俗化、民间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流传于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的宝卷被称为“河西宝卷”,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有自己独特的曲牌和曲调。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曲调是歌唱性的、表达一定乐思的主要旋律的统称。
宝卷文化是河西文化的一种“根”文化,但随着社会变迁,这种文化日渐衰微。
据不完全统计,河西宝卷的总量应在200种以上。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酒泉市等河西地区目前已出版传承人珍藏的宝卷计171本。这部分宝卷文本中使用的曲牌数量共有66支,但现在传承人能够念唱的曲牌曲调只占其中的一半。曲牌的流失表明了宝卷文化正在衰微。
明末清初是宝卷曲牌使用较多、较规范的时期。自清末到当代,虽然宝卷创作的数量并不少,但曲牌使用却逐渐减少,乃至出现许多纯粹不使用曲牌的宝卷文本。其原因首先是宝卷创作者音乐素养不足,不会或很少会唱宝卷曲牌,导致创作宝卷时无法使用曲牌;其次是宝卷创作者看到喜欢宝卷的群体数量众多,因此借宝卷形式讲故事,抒发自己的情感;三是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媒体及娱乐方式的出现,宝卷形式较单调、节奏较缓慢,其艺术形式失去了竞争力;四是在当今社会,宝卷文化失去了其原本价值观的支撑,衰落也就成为必然;五是宝卷创作者没有创作出符合当代社会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欣赏水平的精品力作。
使用固定曲牌念唱宝卷,是为了使人们在念唱时有基本遵循,即除了用朗读散文的形式讲故事外,还需用更加生动传神的“唱”来反映人们的喜怒哀乐,加深人们对宝卷内容的认识和体悟,从而实现其教化目的。在宝卷文化衰落的过程中,宝卷文本创作中曲牌使用的逐渐减少和社会大环境的变迁,导致宝卷念唱者若想念唱无曲牌的文本,就只能靠自己掌握的熟悉曲牌去套用韵文内容,这使得许多有调有名的曲牌逐步变成了游离出文本“母体”的“游子”;更有一些曲牌在长期游离的过程中丢失了曲牌名,仅以“七字句”“十字句”“阴调”“和佛调”等模糊说法流传下来。
河西宝卷自诞生以来主要流行于乡村地区,又以家庭为主要念唱场所。而目前农村正在快速城镇化,以农家四合院为宝卷活动场所的背景正在快速消失。同时,历史上宝卷文化的消费者主要是文盲或半文盲的村民。优秀传统文化,是随时代变迁而传承下来的文化,能够体现人性中的真、善、美,能够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在现代社会生存环境与消费群体已经发生根本改变的背景下,河西宝卷这一过去的村落文化如何与现代文化相融,需要积极探索。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