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歌舞 > 民族舞蹈 > 舞蹈研究  > 详细页面

兴仁苗族“板凳舞”

来源: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 2022年07月19日 阅读量:

  是当地苗族人特有的一种以板凳为舞蹈道具,以芦笙吹奏为伴奏的民族民间舞蹈。

  “板凳舞”(苗语称为“久根”),“久”(即踩或跳之意),“根”(即踩芦笙或跳芦笙)。苗族舞蹈必须有芦笙舞曲相配,“板凳舞”(即是踩着芦笙的节奏而跳的舞蹈),主要流传于兴仁(鲤鱼坝、长青、陈家沟、木桥、马路河)等地,以及安龙县境内的苗族聚居村寨。

  这里的苗族属于中部方言苗族,是早年从黔东南地区迁徙而来。明清时代,中部方言苗族传统的“板凳舞”,就在兴仁广为流传。

  “板凳舞”是苗族结婚嫁女、生儿育女、起房盖屋等习俗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民间传统礼仪性舞蹈。其动作简单易学、节奏平缓、粗狂、步伐响亮、欢快热烈。“板凳舞”以女跳为主,也可男女合跳。“板凳舞”传承性强,具有广泛的群从基础。在休闲劳动之余,“板凳舞”成了青年男女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在苗族的重大节日活动中“八月八苗族风情节”、“跳花节”、“牛王节”等节日庆典中,“板凳舞”也是节日庆典活动的一大亮点。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苗族先民们在漫长、艰难、曲折迁徙和征战的过程中,对苗族的生存繁衍极为注重。“板凳舞”体现了苗族先民们;“子孙繁荣像鱼崽,快活日子赛仙家”的美好愿望。舞蹈以粗狂壮美的舞姿,独具风格的表演形式,展现民族繁荣昌盛、人丁兴旺、子孙发达、幸福安康。深厚悠久的精神内涵,是苗族意识形态的特殊展现。具有原生态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是千百年来苗族文化积淀的结果。“板凳舞”在苗族中影响深刻,是苗族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板凳舞”虽然会跳的人多,但由于受到当代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传承功能和意义都难以完全表现。传承仍存在濒危状况。

  再由于青年外出打工,文化观念的转变,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缺乏自信,甚至认为是落后的表现。这直接关系到苗族传统文化的存在。急需采取进一步的保护措施。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是兴仁县苗族的一种节日文化,是在八月八苗族“吃新节”基础上发展而来。定名于“八月八苗族风情节”起始于2000年黔西南州人民政府批准,并且把“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确定为全州的法定假日。

  该节日是苗族稻作文化的一种体现。

  该节日流传于兴仁县境内的苗族聚居村寨,尤其是屯脚鲤鱼坝、有关活动规模及活动项目较为隆重突出,风格别具。

  该处交通便捷,民风淳朴、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苗族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动创建家园。创造了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民间传统文化。

  苗族以勤劳勇敢、耿直豪放,自强不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特征而著称于世。

  

  资料来源: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