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罕草原风光。翁牛特旗委宣传部供图
此行,专程拜访乌兰敖都,一个靠生态致富的牧村。
经过阿什罕草原,采访时一次次听到一位治沙老人的故事,他与黄沙较量了40多载,两次当选全国劳模。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带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牧业合作社,像愚公一样带领牧民治沙不止,直至风烛残年,离开人世。他给荒漠化的草原埋下嬗变的伏笔,历经一代代奋斗,使乌兰敖都乃至阿什罕变成如今富庶殷实的模样。他就是根登,1951年至1983年间任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乌兰敖都嘎查党支部书记。
当地上了年岁的老人不会忘记,早年的乌兰敖都嘎查赤地黄沙,沙尘天气司空见惯。草原上没有草,牧民的生活自然过得艰苦。蒙古族有句谚语,鸿雁飞翔头雁领,群马奔腾头马带。1951年春天,乌兰敖都嘎查还没有一名党员,组织上派根登来筹建党支部,从此牧民有了带头人。从踏上乌兰敖都嘎查那一天起,根登遂生出一个梦想,锁住黄沙,打造绿色家园,由此开启了他的治沙人生,阿什罕苏木的绿化便以乌兰敖都嘎查为圆心逐年拓展。
一
鬓发霜白的娜仁是根登的女儿,提起父亲时,她难掩激动,数度哽咽唏嘘。父亲的党龄差不多与新中国同龄,那时牧区缺干部,尤其缺党员干部。组织上找父亲谈话:“派你去阿什罕努图克(区)乌兰敖都嘎查,那里更需要你。”
根登离开出生地呼勒塔拉前往乌兰敖都,正是沙尘暴狂虐的春天,风起沙涌,把草原撕扯得混混沌沌,触摸到的是大自然的野性与苍凉。乌兰敖都嘎查有70多个敖特尔(夏季放牧场),根登花费近一个月的时间全部走访了一遍。乌兰敖都敖包山是民间经常聚会的地方,根登决定把村部建在敖包山下。
娜仁说,刚开始他们一家对乌兰敖都很不习惯,满眼都是沙子。每天早晨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扒沙,刮了一夜的风沙把门口堵住了,要从窗口爬出去把沙子扒开才能开门,像扫门前雪一样。父亲每天天刚蒙蒙亮就爬起来,在村前的大沙坨子转一圈,然后挨家挨户看看早饭都吃的啥,牧民的生活窘状从餐桌上可见一斑。他鼓动牧民治沙,只有沙漠绿起来才能过上好日子。可这谈何容易?
7岁的娜仁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一个沙尘天气,18户牧民挤在她家里吵吵了一天,满屋子烟雾迷腾,奶茶也不知喝了多少壶。黄昏时,夕阳把乌兰敖都涂成玫瑰色,18户牧民已然心平气和,摁下鲜红的手印,新中国第一个牧业合作社就这样诞生了。入社牧民多数都是贫农,几乎没有入社的生产资料。父亲不在意这些,能出力就行。父亲的想法很朴实,要治沙必须抱团,那些贫困户靠互相帮衬,日子也会好起来。合作社起了个与时代同辉的名字——乌兰敖都牧业社,乌兰,汉译为“红”,敖都为“星”,一颗“红星”从此辉耀草原。
乌兰敖都牧业合作社的主要业务就是治沙绿化,此外还兴办了乳粉厂、缝纫厂、制酒厂、养猪场、养鸡场、养兔场,购买了牧区第一台拖拉机,牧民那德木德成了拖拉机手。娜仁说,自从合作社成立,父亲就很少顾家,早晨分明是骑着马出去的,傍晚竟然是徒步回家,连马鞭也没有了。母亲讶异地问,“你的马呢?”“送给马格斯日扎布了,他家一匹马也没有。”母亲只是嗔怪地瞪了阿爸一眼,可没过几天,他又把一袋炒米送给了牧民其木德。在孩子们眼里,根登就像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整天忙忙碌碌,风里雨里,春夏秋冬,带领青壮劳力植树治沙,家里只是他吃饭睡觉的地方。
娜仁清楚地记得,上学时学校经常组织他们去沙地里埋沙杖,跟大人一样种锦鸡儿。锦鸡儿是一种耐干旱、适应瘠薄土壤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天,孩子们每天放学后都去采摘锦鸡儿籽,锦鸡儿籽橙黄色,米粒大小,长在枝干上,周围有芒刺,一不小心就会扎破手指。这些锦鸡儿种子第二年雨季播种在沙丘上,当年就能吐出幼芽。全嘎查二十几个孩子比赛谁摘的多,交到合作社只为获得根登的表扬。
在根登的带领下,乌兰敖都牧业合作社改变了传统的游牧方式,使畜牧业走上集体合作健康发展的轨道。首开先河的乌兰敖都合作社对牧区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其他牧区牧业合作社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方圆百里治沙造林的引擎。
现任阿什罕苏木党委书记敖特根是“80后”的新生一代。他认为,坚持不懈地将阿什罕打造成生态家园,牢固坚持生态第一的发展理念,是根登精神的传承。“自从根登书记带头成立了牧业合作社,这一带的治沙就一天也没停止过,生态意识已经成为阿什罕人半个多世纪以来行动的自觉。”
如今的阿什罕苏木,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养殖业顺势蓬勃兴起,成为翁牛特旗养牛第一重镇,人均收入在1.5万元以上。由此,阿什罕苏木也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绿化示范单位”,乌兰敖都嘎查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村。
二
站在乌兰敖都村史馆的荣誉墙前,我驻思良久,“根登井”的故事让我对老一辈共产党人肃然起敬。当年根登虽然把主要精力放在治沙上,但从没忽略民生。那时乌兰敖都牧民面临的首要困境是吃住问题。村里没有一眼井,吃泡子里不洁净的水常滋生疾病,牧民每天要赶着勒勒车去几十里之外的地方拉水。
“打井!”
根登的决定让牧民们感到愕然,这地方风沙干旱可追溯至辽代,新中国成立前牧主老财也曾出钱打过井,可都没有成功。根登不信那一套,带领牧民一起打井。天寒地冻,一镐头下去一个白茬儿,震得人手掌生疼。从腊月初开挖,到小年前挖了几十米还不见水,大家有些动摇了,甚至有人觉得是白费力气。根登的倔强劲上来了,一人下到井底下去挖。狂风席卷雪花,冷风刺骨,他手持火把钻进黑魆魆的干井筒子,一锹一镐交替作业,上面的人再用辘轳把砂石摇上来,最后一镐用力一挥,井水喷涌而出。牧民们高兴得难以言表,把准备过年的鞭炮提前放了。
“根登书记在乌兰敖都是这个。”
提起根登,牧民苏和巴特尔竖起大拇指。他开着一家超市,父亲丹巴早年担任乌兰敖都嘎查达(村委会主任)。听父亲说,20世纪50年代初,牧民们的住房非常简陋,都住在传统的“崩崩”里。“崩崩”是像粮仓一样的圆形房子,没有窗户。
“不能再让牧民们住这样的房子了。”
嘎查党支部带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挖土,打地基,盖起了第一座土房。根登还是脱坯高手,把黄泥揉成团摁在坯模里抹平,动作娴熟而连贯,脱出的土坯整齐划一。不到两年,乌兰敖都“干打垒”盖起土房150多间,打井90眼。“崩崩”彻底消失,牧民们开始定居。
如今的乌兰敖都,清一色的砖瓦房,家家户户屋顶都装有太阳能紫晶光伏电板,屋内设客厅、卧室、卫生间和厨房,房间整洁漂亮,住得比城里人还舒适。
接任根登担任乌兰敖都党支部书记的巴斯朝格图,曾在嘎查团支部书记岗位上干了十几年,他率领的“青年突击队”一直是根登最倚重的主力军,早晨集合列队举着红旗走进沙漠,晚上同样列队收工。可那次巴斯朝格图因家事迟到了半小时,根登书记虎着脸,雨打沙坑般地一顿训斥,根登发怒的样子好凶。建设绿色家园,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在乌兰敖都村史馆,陈列着五张照片,依次是根登、丹巴、巴斯朝格图、苏和巴雅尔、来小。村妇联主任来小是当中唯一的女性,这位当年的“铁姑娘队”队长,英姿飒爽,在治沙上巾帼不让须眉,多次被评为旗、市、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当选党的十一大代表。现居城里已当奶奶的来小回想起火热的青春芳华,激动得满脸通红,“我时常回到乌兰敖都避暑,去敖包山下拜谒老书记。”
回看村史,根登带领牧民人工种草、沙漠造林的场景似乎历历在目,治沙确实太难了,常常是事倍功半,一场沙尘暴把新栽的灌木连根拔走。后来他们也渐渐摸出门道,从沙丘的低处由下往上治理,形成围攻之势,这样治沙成果就保住了。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乌兰敖都村庄附近基本被固沙灌木覆盖,牲畜饲养量也由最初入社时的200多头(只)发展到5000多头(只)。除栽种固沙灌木外,乌兰敖都还栽植白杨树、枣树、葡萄树和苹果树,搞多种经营。后来又逐步引进飞播、网格治沙等先进技术,绿色发展的步伐逐年提速。
乌兰敖都绿了,百姓富了,根登却老了。1993年8月12日,对乌兰敖都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根登因病去世,走完了他四十余年的治沙人生,临终前他已不能言语,只艰难地写下一行字:把我埋到乌兰敖都后山上。
根登生前对治沙矢志不渝、一丝不苟,离世后也要永远守护着这片绿色家园……
苏和巴雅尔是乌兰敖都现任党支部书记,他说,无论谁担任乌兰敖都党支部书记,带领牧民建设绿色家园都是责任和使命。如今,乌兰敖都已打造成绿色家园的地标性品牌,在此基础上又创办了“新敖都合作社”,计划养牛1000头,辐射带动20户家庭牧场养牛3万头,培养新时代的职业牧民,“只有接续奋斗,才是对老书记的最大告慰。”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