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回族 > 热门推荐  > 详细页面

回族葫芦雕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袁娅琴 2017年12月15日 阅读量:

  甘肃临夏雕刻葫芦是民族传统工艺美术品的杰出代表,以其品种丰富、色泽黄白、皮质华润光洁,雕刻栩栩如生而闻名。葫芦雕外形呈椭圆形或S形,表面多以雕刻山水人物、文字等,再饰以松墨,十分美观。临夏葫芦雕刻经过十几代雕刻艺人的不懈艺术探索,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别致的造型和卓越的技艺,堪称甘肃“陇上一绝”,成为临夏对外交往的一张文化名片,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在我国,葫芦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诗经·大雅》曾经这样记载:“仅仅瓜瓞,民之初生”,即人类出自葫芦。中国的先祖认为,人的一生都蕴涵在“三壶”之中,“破壶”、“悬壶”“壶天”,“壶”即葫芦。葫芦从古至今,与人类息息相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普通植物。在我国,葫芦种植已有七、八千年历史,过去多作为美食入菜或药材之用。到了后来,葫芦逐渐成为把玩和鉴赏的工艺品。人们逐渐赋予了多子多福、增寿祥瑞等诸多美好的寓意在葫芦身上。

  葫芦雕集绘画、书法、篆刻艺术于一体,传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葫芦文化”。甘肃的雕刻葫芦最早出产于兰州,距今约100多年,据说早期的兰州雕刻葫芦比较简单,对葫芦不会做刮皮、磨光等加工处理,也不填色;只是在葫芦表皮雕刻出山水、风景或戏剧人物,作为儿童的玩具,在街头巷尾出售。到了清代光绪年间,秀才兰州人李文斋对葫芦雕刻工艺做了改进。他针对当时雕刻表面粗糙、题材单调的弊端,首先将葫芦原生表皮刮去、磨光,并用镪水混合燃料,染成红黄二色,是雕刻的景物不易脱落;其次,扩大图案创作题材,在原有山水、花草等图案基础上,增加了如《桃花源记》、《兰亭集序》、《竹林七贤》等历史文化和神话故事,形成了图文并茂的题材格局;最后是在雕刻工具上采用了以针代刀,使图案形象更加情景交融,栩栩如生。其雕刻葫芦的特点主要是求其意态之美,追求神似;人物寥寥数笔,山水花卉浓淡相宜,形神兼具,求其风雅;题款文字、细如蚊足,点缀成行,潇洒自如。

  临夏葫芦雕刻是在兰州雕刻前人发展基础上传承和创新的,它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源于临夏地区的地域文化和回族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临夏葫芦雕刻名家辈出,艺人们把绘画中的素描技法用于葫芦雕刻,使其技艺日臻高妙。虽然临夏葫芦雕的外形与图案并不能表现伊斯兰文化,但其传承人大都为临夏地区的回族艺人,所以也常把临夏出产的雕刻葫芦叫做回族葫芦雕。2006年,临夏雕刻葫芦被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夏葫芦雕的原料多为家种的葫芦,主要有鸡蛋葫芦、亚腰葫芦和疙瘩葫芦三种。甘肃临夏葫芦雕刻选用原料虽然不同,但是对葫芦原料的处理方式一致,都需要经过以下几道工序:种植——收割——刮绿皮——清洗——晒干。在制作葫芦雕的工艺过程主要有刮皮——磨光——晒干——做圈——边饰——主体画面雕刻——上面——清洗——抛光等工序。临夏回族葫芦雕刻技法大致与笔雕相同,“针法”轻于金石、重于微雕,雕刻手法有“划”“点”“挑”“拉”“刺”“勾”等。如马世贤工艺师以《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的人物画为例,通过对人物的面部、肌肉、衣服的雕刻,展示了“勾”“划”“点”三种雕刻手法。

参考资料: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工艺美术品课题组编,《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