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藏族 > 风俗习惯  > 详细页面

藏族哈达礼俗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王韵茹 2018年11月27日 阅读量:

  “哈达”,藏语音译,更贴近的发音为“咔嗒儿”,在藏语中是丝绸、丝绢之意,是礼仪往来使用的丝织品,近似于汉族古代的礼帛。

  哈达是素重礼仪的藏民族社交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既可用来敬神,又可用来敬人;既可表达祝福、庆贺、尊敬、友谊之情,又可抒发哀悼、同情之义。婚丧嫁娶、节日庆贺、拜会师长、书信往来、乔迁新居等场合,西藏人都用哈达来表达自己的情义。

  哈达的种类很多,有皇帝赏赐给达赖、班禅的内库哈达,也有质地较好的在贵族、官员间使用的哈达,还有普通百姓使用的一般哈达。

  献哈达是一种普遍而崇高的礼节,这种习俗几乎反映在藏民族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条洁白的哈达,不仅是藏民族内人与人之间友谊的象征,也是藏民族同其他民族间友好的信物。

  献哈达有很多规矩,不同场合,不同事件,不同对象,都有不同的献法。一般上级给下级献哈达、老年人给年轻人献哈达都可以直接挂在对方的脖子上。而下级给上级献哈达、年轻人给老年人献哈达则应当双手[捧]着交到对方手里。如果双方年龄相仿、地位相当,可以用双手捧着哈达互相交换。当然,对于大活佛、高僧便不能直接把哈达挂在他们的脖子上,而只能双手捧着交到他们手里。而他们一般也不会把哈达拿走,而是拿起来返还给献哈达的人,挂在其脖子上,以示加持。

  从前通信时,往往要随信送上一条哈达。皇帝给达赖等人发来谕旨,也会随旨赏赐哈达。

  哈达在西藏作为礼品的历史悠久。据史籍记载,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后,于至元元年(1264年)返藏时带回一条丝织哈达,哈达上有长城的图案和吉祥如意的字样,此后遂成礼品,流传于藏区。

  藏族最常用的是白色哈达。藏族认为白色象征人们纯洁的心灵,能餐达自己真诚的心愿,因而洁白的哈达便成为藏族这一文化心态的媒介和载体。因此哈达的主色或原始色为白色,后佛教在藏区的盛行,哈达的内容及颜色也注入了新的生命,如观世音(洁白)、文殊(纯黄)、金刚手(深蓝)三怙主的颜色作为哈达的主要颜色。后来地(黄)、水 (白)、火(红)、风(黑)四大种颜色也渐渐盛兴,再后来,地 (黄)、水(白)、风(黑)、火(红)、空(蓝)五大种颜色有时也用上,但是黑色很少见,往往为深蓝色等其它颜色所替代。每种哈达上的图文也有各异,如云彩图、化日呈样、八宝图、五妙欲乐图、五智如来图,也有吉祥如意、福、寿等字样。

  除了上述的颜色外,还有五彩哈达。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时做彩箭用的,只在特定场合用。据说,它的颜色为蓝、白、红、绿、黄。蓝色喻为蓝天,白色喻为白云,绿色为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

  哈达是用丝绢、丝绸、丝纱和白麻等织成,因其原料质量不同而分为很多种,最初产的内桑玛和关确仁钦玛是属于特等哈达,此后的尼德玛和屯靠玛的质量和规格都不如前者,属于二等哈达,再后来产的程列达杰玛和阿西 、索西、西尊、索南哈达等属于三等哈达。

  以白色哈达为例,分内库哈达、阿西哈达和索西哈达三种。内库哈达是从皇家内库中拿出来的长2丈宽2尺左右的特制上等品,它分为“吉祥八瑞”、“有寂安乐”、“化日呈祥”和“长寿”四种。内库哈达边沿有城墙图案,中央织有右旋海螺等八祥瑞图,上下两端绣有二龙戏珠,左右两边印有象征坚不可摧、永恒常在的“[雍仲]”字符。与内库哈达相对的是外库哈达,后来人们习惯把外库哈达称索西哈达。阿西和索西又各自分为上、中、下三等,其中头等阿西哈达是用丝绸面料制 成,它质地优良,长6尺。

  哈达又根据产地的不同,有卫藏哈达、塔尔寺哈达、汉地哈达、邛崃哈达等多种称呼,还针对哈达的价格及质量有“尊达”等称呼。

参考资料:

  1、张宗显主编,《中国民俗大系·西藏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

  2、中国西藏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