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苗族 > 文化艺术  > 详细页面

苗族银饰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袁娅琴 2017年12月15日 阅读量:

  银饰是苗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苗族贵金属传统手工艺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展示着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

  苗族银饰锻制是苗族民间独有的技艺,所有的饰件都通过手工制作而成。银饰的式样和构造经过了匠师的精心设计,由绘图到雕刻和制作有30多道工序,包含铸炼、锻打、焊接、编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环节,工艺水平极高,凝结了苗族银匠的辛勤劳动和工艺智慧。目前,苗族银饰已成为了苗族灿烂文化的重要代表,成为了苗族与各民族乃至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2006年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已被收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了中国文化瑰宝。

图片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

  关于金银具体什么时候进入苗族社会的历史已经不可考证,但根据《苗族古歌》中的《运金运银》、《打柱撑天》、《铸日造月》等就记载了苗族先民冶炼金银的故事,可知,金银在苗族社会生活中自古就有了。银饰的起源多见于苗族流传的古歌之中。据苗族民间的一个传说:一个叫巴高的苗族男子,用一根根银棒裁断后弯起来挂在自己的脖子上,把多余的碎银打成小圈戴在手上,成为了早期苗子银饰的模样。巫文化是苗族银饰产生的重要因素,苗族先民崇尚原始宗教,相信一切锋利之物皆能驱邪,银饰是驱邪的上品,还可以消灾祛病,在苗族先民死后的随葬品中多见特制的银质小号角和银碗等。

  苗族银饰以多、繁、大和重为美,苗族姑娘真可谓从头到脚,无处不饰,无处不装。全套的苗族银饰包括头饰、胸颈饰、手脚饰、衣饰、背饰、腰坠等,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等;胸颈饰包括银项圈、银压领、银胸牌、银胸吊饰等;手饰有银手镯、银戒指;衣饰包括银衣片、银围腰链、银扣等;背饰包括银背吊、银背牌等;腰坠饰包括银腰带、银腰吊饰等。苗族银饰有非婚少女和已婚妇女佩戴,还分男人和女人不同的银饰,孩童佩戴的银饰等,银饰加工又分为粗件和细件等。

刘军摄影

  银饰图案的题材更加丰富多彩,充满写实、宗教和古老传说的意蕴。其图案多以苗家人民生活中习见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为制作标本,也有传统民俗戏文、传说人物、场景等;林间的山雀、蝴蝶、蜻蜓,田里的鱼虾、田螺,书上的桃子、石榴,门前房后的莲花、菊花、水仙、牡丹,畜圈里的牛、马、鸡、兔,甚至箱子里的古玩、元宝,男人们把玩的唢呐、刀剑等,但凡所见,都可以作为银饰的图案。

  灿烂多彩的苗族银饰随着苗族社会的历史变迁都表现出了重要的文化特点,一是在苗族银饰中寄托着巫文化的精神内涵,银饰常用作辟邪的饰物,图案也常采用苗族信仰的图腾;二是苗族银饰具有审美文化的展示功能,苗族在过节、定情、婚嫁等人生的重要时刻,都要把银饰佩戴起来盛装相配,而且是以多为美;三是苗族银饰特别注重与服饰的搭配,节日里和人生重大喜庆日子里着盛装服饰,并搭配全套盛装银饰,有一种珠联璧合的效果,更显得雍容华贵,烘托了欢快热烈的节日喜庆气氛。

  苗族银饰的加工原料多去多用银元、银锭,苗家人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银币最终都用于制作银饰。正因如此,各地银饰的银质纯度以当地流行的银币为准。简单识别纯银的方法大致有:一是印记,标准银的标记是S925,足银的印记是S999、S990;掂重银的密度是10.53克/立方厘米,比铂金和黄金小,用手掂无坠手感;三是色泽,真银纯度越高银色越雪白,均匀发亮且有润色,易氧化;四是硬度,银比较软,弯折就能使之变形,钢针可以划出不太明显的痕迹;五是声韵,标准银落地声音比较沉闷,弹跳不高,滚动不远;六是火烧,真银用高温火稍后呈灰白色。苗族银饰制作的相关器具有火炉、风箱、坩埚(银窝)、铁锤、牛角锤、铁砧、圆木磴、冲具、刻具、拉丝眼板、铜锅、钳子、镊子、油灯吹管、铅坯磨具、松脂板等,制作的工艺流程主要有:熔银——锻打——雕刻——塑性——拉丝——掐丝——焊接——清洗——抛光等环节。银饰制作对于银匠的经验与工艺水平要求极高,苗族银匠多为家庭传承,父子相传,多为男性。

参考资料: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工艺美术品课题组编,《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