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满族 > 风俗习惯  > 详细页面

满族葬俗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布拉格 2017年12月20日 阅读量:

  满族先民之葬俗内容,更与萨满教密切相关,且其土葬与火葬历史都很久远。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常迁移,加之八旗将士在清初战死者较多,尸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入关后其葬俗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与土葬并用发展为以土葬为主。新时期以来,丧葬复以火葬为主。

  停灵  一般人家老人去世后,要顺炕放三块木头,俗称“停尸排子”,把死人放在上边。要头朝西,脚朝东。亡人嘴里要放一个铜大钱,或者硬币,叫“含殓”。寿衣多为长袍马褂,为单数。屋内停灵,一般在七日之内。停灵第一天,报丧。通知远近亲友,当晚家人不能睡觉,叫做“守灵”。逝者头前放一盏豆油灯。用棉花捻成长捻,一半在碗里,一半在碗边,豆油灯一夜不灭,俗称“照尸灯”。

  祭奠  第二天中午开祭。亲朋好友得信前来,要献上“帐子”和礼钱。“帐子”就是整幅白布,上边别上用白纸写的大字“某某千古”“某某万世流芳”等,丧家要把帐子悬挂在灵棚里,供人观看。棺材头旁边,站着一个主持仪式的人,子女和家人跪在棺材两旁,叫做“陪孝”。吊唁的亲友要站在棺材前头,由主持人高喊:“某某老人家,你老听真,这位是你老的什么什么人,前来给你老吊孝来了!”随后向凭吊的人喊:“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叩首!”凭吊者三鞠躬后跪下磕头。主持人喊:“平身!”凭吊人起来走开。下面继续第二人。顺序是先长辈、后晚辈。

  这天在院内还要挂红色幡旗,有一尺多宽,一丈多长,挂在院内西边一根两丈多高的木杆子上,满族人认为幡是死者的灵魂。每天太阳出来之前,将红幡挂起,太阳落山之后,将幡取下,放在棺材盖上。入殓时棺内放金银等物,口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灵棚内。所用棺材,上尖下宽,跟起脊的房屋一样。满族人叫“旗材”(也称“满材”)。棺材不能白茬,要着色,一般是红土色。两边棺材帮,要画上山水花纹、云子卷儿,俗称“荷包棺材”。棺材头要画云子卷儿和仙鹤等,也有的画上各种花卉,俗称“花头棺材”。棺材头的横批,一般是“驾鹤西去”。棺材后头,要画上莲花,叫做“脚踩莲花上西天”。

  出殡  出殡多选阴历单日(此与许多民族葬俗相同),抬灵有16杠、32杠、64杠之分。抬灵不能走门,要走窗户,因为门是留给活人走的。长子手举“灵头幡”,走在灵车前头。灵车后,其他子女们打着“铭旌”,细长布条像旗帜一样,结在一根长棍上。布条周围镶着狼牙边。旗的颜色,要根据死者是哪旗人而定。

  出殡回来,要摆筵席宴请参加送葬的亲戚朋友,叫做“辞灵饭”。

  下葬“头七”祭,家人和子女要携带供饭、供果等到坟头焚烧。以后是“三七”“五七”“七七”祭。到一百天,还要照样祭奠,叫“烧百日”。祭奠完毕,家人和子女在坟前脱去孝服,叫做“脱孝”。到一周年时,要“烧周年”,举动比较大。再以后,要“烧三周年”。满族烧纸是将纸叠成口袋状,俗称“烧口袋”。每至清明,家人和子女要上坟祭奠。丧葬多为火葬后,祭奠亲人仪式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传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