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高山族 > 概述  > 详细页面

高山族语言文字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宋祺 2017年11月10日 阅读量: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又称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系多音节、无声调的黏着语。现存14种语言,即泰雅(Atayal)、赛夏(Saisiyat)、赛德克(Sediq)、太鲁阁(Truku)、布农(Bunun)、邹(Tsou)、卡那卡那富(Kanakanavu)、沙阿鲁阿(Saaroa)、阿美(Amis)、撒奇莱雅(Sakizaya)、卑南(Puyuma)、排湾(Paiwan)、鲁凯(Rukai)和雅美(Yami)语等。平埔人历史上曾使用过同属南岛语系的噶玛兰(Kavalan)、猴猴(Qauqaut)、凯达格兰(Ketangalan)、雷朗(Luilang)、道卡斯(Taokas)、巴布拉(Papora)、巴则海(Pazeh)、巴布萨(Babuza)、洪雅(Hoanya)、西拉雅(Siraya)和邵语(Thao)等11种语言。其中,除噶玛兰语、邵语和巴则海语等三种语言现在还有少数人使用,其他8种语言在清朝末年基本消亡。这25种语言习惯上合称“台湾南岛语”,散居在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

  高山族历史上没有书写本民族语言的文字。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各族群“结绳记事,望月盈亏”,部落历史依赖口碑和遗物古迹传承。据说古代卑南人曾流行一种“结绳情书”,男女借助绳扣的松紧和颜色的差异表示内心感情和恋爱关系。如绳结实牢固,表示矢志不渝,恋爱关系稳定;相反,绳扣松弛易解,表示感情淡薄。倘若绳子末端有活扣,借喻往日的盟誓即告解除;如果不同颜色的两个绳扣不并列,说明彼此没有缘分。

  近代,在布农人和排湾人地区发现了记录部落生产、生活和祖先历史的“木刻画历”“绘画木版”,堪称原始社会阶段图画文字的雏形。“木刻画历”发现于1937年,系南投县信义乡地利村噶尼多安社头目玛古德万所藏。木版长1.3米,宽0.2米,厚0.03米,在刻文符号中填有锅灰。符号结构虽然简单,但表示一定的意义,形象地记载了部落开垦、采伐、种植、收成、狩猎、饲养、酿造、祭祀、禁忌和娱乐等当时部落最重要的生产和社会活动,被称为部落“历书”。“绘画木板”刻绘了50多幅人物和动物的头像,有14种不同图形。人像图案包括羽冠、持枪,孩童骑鹿,持刀兼盛装,羽冠峥嵘,单手携人头,左手持木棒,孩童羽饰;动物图案包括牡鹿、小鹿、帽饰等。人像多为猎人、勇士,挂刀横枪,气宇轩昂,意在表彰功绩;动物形象可掬,浑然天成。绘画线条简约,意蕴古拙,象形会意地反映了原始时代狩猎、战争及日常生活场景。此木版在部落中被奉为圣物,可能是文字的雏形。

参考资料:陈金结、姜莉芳、杨梅等,《中国高山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