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高山族 > 饮食起居  > 详细页面

高山族饮食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布拉格 2017年11月08日 阅读量:

  高山族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农业和猎业,渔业和采集也提供了大量的副食来源。饮食通常以谷类和根茎类为主,粟、稻、薯、芋为主食,配以杂粮、野菜、猎物。山区地方粟、旱稻为主粮,平原地区水稻为主粮。高山族嗜烟酒,喜欢嚼食槟榔。

  高山族从前日食两餐,主食以小米、黍、薯、芋为主,副食大多是猎获的熊、鹿、兔、山猪、山羊和捕捞的鱼、蟹、鳖、虾等水产品及采集来的各类野菜野果。现在日食三餐,主食多为大米,副食是自养的猪、鸡等,并食用各种蔬菜瓜果,过去,高山族喜好生食和半生食肉类,现在也保留有这种习惯。调味品习惯用葱、姜、辣椒、山胡椒、盐和蜂蜜。在高山族中,只有阿美人、泰雅人、噶玛兰人等少数族群能自己生产食盐,其他的族群则用土特产品与汉族交换食盐。高山族没有喝开水的习惯,用凉水泡生姜或辣椒作饮料,据说这种饮料有治腹痛的功能。

  小米在高山族的饮食中有重要的地位,过去农业技术粗放,小米的产量很低,不能成为大众的主食,以薯芋类为主食,小米只在丰年祭等重大祭典中制成麻糬敬奉给祖灵,在过去家中能拿出小米来煮饭或熬粥的人即是富有的人,加之小米可以酿酒,故一直是地位较高的食物。尽管现在水稻种植取代了小米,成为支柱性农业,但是小米的文化中心地位一直保持着。

新鲜海产品加工的美食(老铁 摄影)

  渔猎所得也是高山族重要的食物来源,高山族大多不食动物的头和尾,在祭仪、出猎、丧葬等特殊场合禁忌食鱼,孕妇夫妇禁食动物血、内脏和并蒂果实,认为这些食物会导致难产。高山族传统上吃饭不用筷子,他们将饭和菜盛入盆子,置地上,大家蹲着围成一圈,用手抓饭吃。炊具和餐具除了自制的陶器、木器和竹器以外,多用树叶、槟榔鞘壳、笋壳、葫芦等材料简易加工而成。

  烹饪方法常见的有煮、蒸、烤、腌等,主食一般都加水煮成干饭或稀粥,有时也把芋薯或蔬菜加在饭、粥之中,鱼肉也常以煮食为主。平时很少蒸食,只有在喜庆的节日或隆重的祭祀仪式上,才将糯米、黏小米蒸制成麻糬,偶有蒸糯米饭、蒸糕。对于鱼肉、兽肉、鸟蛋等,高山族喜欢用烘烤的方法烹饪,吃不完的兽肉和鱼肉还会用腌制的方法保存。

  高山族各族群在饮食上有不同的特点和区分。平埔人特别喜欢吃鹿肠,把鹿杀死后,立即把肠剥开,把肠子里面颜色碧绿的草浆撒上盐拌着吃,名曰“百草膏”。

  泰雅人做饭前,先到谷仓里按食量取出晒干的谷穗束,用脚踩掉茎后,把谷放入臼中舂捣,取出倒入竹箕筛去壳皮,得到糙米,糙米要再次倒入臼内舂捣,再放入竹箕里筛除糠,才成为白米。

  阿美人有一种美味的麦饭石火锅,将烧得滚烫的麦饭石投入盛有鱼、肉、菜等的竹筒或槟榔鞘壳中,利用石块的温度将食物烫熟后食用,味道鲜美且极富营养,且阿美人会煎炒、油炸。

  赛夏人擅长养蜂取蜜,喜吃蜂蛹,特色美味食品有烤鹿肉、酸鹿肉等。

  卑南人的调味品种类较为丰富,有盐、姜、猪油、蜂蜜、辣椒、红砂糖等,还用芥菜腌制成咸菜。

  排湾人以小米、旱稻、芋头及甘薯为主食,以豆类、南瓜、野菜为副食,常见的食品包括小米饭、小米粥、小米饭团、小米麻糬、米饭、菜粥、烘芋、煮芋、煮甘薯、烘薯、糯米糕等。

  鲁凯人习惯吃菜饭,即在小米或稻米里拌上蔬菜煮成饭,芋头干是鲁凯人居家必备、远行出游必不可少的干粮,可以保存一年之久。布农人的小米麻糬最为有名,做法是先将糯性的小米捣黏,搓成圆球形,再用山苏叶子包裹,芒草捆扎,盖上姑婆芋叶子,然后整整齐齐地放在大锅里用小火蒸。

  邹人保存山兽肉的方法一般用熏烤法,先把肉用火稍加烤过,再放在火炉上方慢慢烟熏,经过一段时间后,肉就十分干燥甚至坚硬,能长时间保存。

  邵人精于鱼类烹饪,日月潭的鱼虾以肉质细嫩著称,清蒸曲腰鱼、椒盐奇力鱼是邵人著名的菜肴,吴郭鱼、潭虾等都鲜美无比。

  雅美人稻米产量较少,主食以水芋、甘薯最为重要,里芋、山芋、山药、土豆次之,小米则主要供祭仪用,平日只有孕妇、病患才可以食用。

  噶玛兰人从前并无储蓄的概念,每年所种禾稻只够一年吃饭和酿酒所用,绝无存余,稻子收割回家连穗一起悬挂在室内,每顿吃多少就舂多少。

参考资料:

  1.陈金结、姜莉芳、杨梅等,《中国高山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2.庞杰、申琳、史学群,《食品文化概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

  3.陈学智,《中国烹饪文化大典》,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