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土族 > 概述  > 详细页面

土族:易地搬迁逐脱贫 盘绣助力渐发展

来源:民族画报 2018年03月14日 阅读量:

十九大代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林川乡党委书记李占魁(土族)在青海省代表团讨论会上发言 (滕俊 摄影)

  在2017年10月19日的青海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李占魁抓住机会向在场记者介绍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新村新貌,激动地讲述村民们的脱贫故事。

  班彦村是李占魁的老家,这里高寒干旱、土地贫瘠、人多地少,村民靠天吃饭,常广种薄收。长期以来,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在当地一直较为突出。

  “这里的一方水土真是养不活一方人,要想脱贫,就必须搬下山去。”李占魁说。2016年4月1日,政府开始优先为班彦村129个地处偏远山沟的农户修建新居,7个月后,129座混凝土浇筑的砖房院落在山下落成。

  齐全现代的配套、鳞次栉比的院落、窗明几净的堂屋……望着眼前的新房子,不少村民连称“只有做梦时才买得起”。听说贫困户掏4000元就能入住新居,更多村民都怀疑地摇起了头。然而,几代班彦村人的梦真的成了现实。搬进山下的新房后,农闲时的部分村民开始去临近城镇打工,不少昔日因道远路艰而辍学的孩子又回到了学堂。期间,干部们重点针对特困户量身定制脱贫计划,“一户一策”实施精准帮扶,村民们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班彦村旧颜

  “我最大的感受是,报告中提到的土地承包、民生改善、生态建设……都是从我们老百姓幸福的角度上讲的,这让我们村民对今后的发展更有信心了。”在村中观看十九大开幕会后的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新村村民吕有金迫不及待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去年,习近平同志来到我们村视察以后,村里的配套产业就做起来了,尤其我家的酩馏作坊现在也慢慢发展起来了。照这样下去,我们家很快就能脱贫过上好日子了。”

班彦村被整体搬迁至山下,班彦新村干净整洁,村民们家家都住上了混凝土浇筑的砖房院落

班彦新村道路宽广,畅通的道路为土族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土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现有人口大约29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等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错衔接的地区。在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下土族人过上了好日子,除了搬到新村,土族地区还确定了特色种植养殖、盘绣、光伏发电等多项脱贫措施,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富裕之路。

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土族风情园是直观体验、了解土族文化的国家AAAA级景区(搜狐网 供图)

  土族人的盘绣历史悠久,工艺独具匠心,有较高的文化价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盘绣源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十八大以来,互助县土族自治县将劳动力培训转移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发展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土族盘绣培训项目,把发展土族盘绣作为扩大农村妇女增收就业的渠道之一。目前,全县有2万余名妇女从事土族盘绣工艺品的制作,使盘绣这一古老的手工艺得到传承和发展,通过一针一线间实现了土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盘绣有流畅的线条、丰富的层次、奔放的撞色和细腻的针脚(祁春英 摄影)

电商精准扶贫平台唯爱工坊让一针一线制作的土族盘绣手工艺品通过互联网在全国群众前亮相

  在青海,和土族村民一同奋脱贫困的目前尚有近40万人。在国家的扶持和帮助下,他们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移就业、易地搬迁、资产收益等方式,正迈向更美好的生活。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李占魁在青海代表团媒体开放日结束后说,“为此,我们一定会撸起袖子加油干!”

  (部分文字来源于新华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