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达斡尔族 > 科教卫生  > 详细页面

达斡尔族山村的读书声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毅松 2017年11月02日 阅读量:

达斡尔族私塾教育

  14岁女孩辛蕴甜考上了大学、8岁男孩侯鸿儒已能通读《三国演义》看懂《China  Daily》、沸沸扬扬的“孟母堂事件”,这些情况引发了一场对“私塾教育”利弊的大讨论。孰是孰非我们不妄下判断,但是,历史上的私塾教育对保护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着实起到了重要作用。达斡尔族在清代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正是依靠这种氏族、家族传统教育的延伸,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传统文化。

  在达斡尔族地区创办学校,始于17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各地八旗创办的官学为数甚少,招收的学生数额不多,这就给私塾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据笔者对一些读过私塾的老同志了解,达斡尔族私塾的办学方式,有的是长辈为教育自家子弟而办,顺便招来其他孩子读书;有的是以村的名义出资办学;也有的是老师自己开办。私塾的老师有些是从过去的私塾中学成的,有的毕业于外地官办学校,他们或以教书为业,或半农半教,还有的临时从教。私塾没有统一固定的学制。有些常年开课,有的冬闲时开课,有的一年里开两三个月课,随意性较大。总的来说,达到教学目的要学两三年。

  由于私塾办在村中,本身就提供了教育更多学生的条件,再加上收费低,有的甚至以粮食、烧柴、烟叶、劳务等作为学费,这就给适龄男孩和个别女孩提供了学习文化的机会。

  达斡尔族的私塾,主要以满文和汉文进行讲授,据有的老人说还有蒙古文私塾,但我们所知不多。

  现住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喀牙都尔本村的德明老人讲,他8岁(1924年)时,在得日都尔本村上满文私塾,老师是一位姓吴的达斡尔人,当时60多岁,是几家人合伙请的老师。巴达荣嘎老人上的也是满文私塾,但却是在一两公里远的邻村,创办者的孩子和他们一起念书。老人依然记得当时的老师叫多保,也是达斡尔族。学生有十几个人,年龄从几岁到十几岁不等,但老师教得很有秩序。

  达斡尔族的满文私塾没有统一教材,老师多以满文的《三字经》、《论语》、《三国演义》等为课本。在私塾的教室里悬挂着孔夫子的画像,或在纸上写“孔子”两字贴在墙上,要求学生在入室和出门时给孔子行礼。

  在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被推翻后,各地已不再使用满文,而达斡尔族地区却仍然学用满文,这应该与满文易于学习掌握和使用方便有一定的关联。上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上满文使用的减少,以及官办的汉文学校在达斡尔族地区的兴起,满文私塾已步入衰落状态。满文私塾的停办时间在齐齐哈尔、海拉尔地区大致到上世纪30年代初,在布特哈地区最晚的到1946年。

  达斡尔族何维忠先生所著的《达古尔蒙古源流志》载,“达古尔蒙古乡间有资产者,招聘由华中来满之老学究。设私塾于乡村,使子弟入学读汉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名贤集》及‘四书五经’等。此种私塾之设,于民国初年几乎普遍于达古尔各地。”

  曾就读于汉文私塾的钢格尔向笔者介绍说,他小时候所在的多布提村“九·一八”之前有满文私塾,这之后有了汉文私塾。在他7岁时就读的私塾中,同学有男孩也有女孩,有本村也有外村的。一年四季都开课,学费是每月交一斗粮,一年交一石。

  在上世纪20年代后期,随着私塾教育的成熟,出现了比较规范的课本,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的改良。然而,由于达斡尔族学生不懂汉语,有的老师不能用达斡尔语讲解,学生在理解上有较大困难。大致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各地均已不再办汉文私塾。

  历史上私塾的兴办与发展,是达斡尔族为了后代进行文化教育而努力的结果,也是达斡尔族重视教育的体现。私塾教育给达斡尔族山村带来了朗朗读书声和新鲜的文化气息,文化教育的发展也在这里得以启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