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撒拉族 > 饮食起居  > 详细页面

撒拉族新娘 (一) ——美国传教士拍摄的老照片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王建平 2018年11月28日 阅读量:

  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图书馆中,收藏着美国传教士毕敬士的3大本影集。

  毕敬士是美国圣公会传教士,于1927年偕妻子来中国传教,在中国生活了近20年。在华期间,毕敬士与另一位美国传教士卡特·霍顿私交甚笃。在毕敬士的影集中,还收录着霍顿拍摄的有关撒拉族的照片。其中,关于撒拉族新娘的照片从侧面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互相交融和影响。像撒拉族这样从中亚迁徙到中国的少数民族,如何与周围各兄弟民族特别是汉族和睦相处,互相学习、交流,并在生活习惯上互相影响和渗透,从照片中可窥见一斑。

影像一:赴嫁的新娘

  照片中的人物,是青海循化街子工附近一位即将出嫁的新娘。照片拍摄时间是1932年2月,地点是霍顿居住的院落。

  新娘蒙着盖头,站在正房和厢房交界的角落。她穿着颜色鲜艳的大襟绸长袍,下身穿长裤,脚踩绣花鞋。这种绣花鞋比较特殊:鞋面、鞋帮都绣有花卉图案,鞋尖翘起,成一钩形,并缀以丝穗。有人认为,这样的绣花鞋明显地保留了中亚年轻女子的布履风格,也有人认为它是汉族姑娘穿的“钩钩鞋”,不是撒拉族绣花鞋所固有的式样。笔者认为,后一种观点更站得住脚。

  根据霍顿口述、毕敬士记录的照片说明,这位新娘在离开娘家前要到她的各位亲戚及朋友家告别,同时收受一定数额的现金或礼物。在这样的场合里,新娘都要蒙着盖头,一直到她到达新郎家,经过一定的仪式后才由新娘舅舅的儿子用筷子揭去,这叫“揭脸罩礼”。这张照片是新娘走上霍顿家正房前的台阶,站在屋檐下向霍顿夫妇行问安的鞠躬礼之后照的。当然,按照惯例,霍顿夫妇在新娘鞠完躬后要给她“喜钱”。可见,霍顿一家与撒拉族村民关系非常好,以至于当地的撒拉人将他们看作是“自己人”,连新娘出嫁前也来向他们告别。

  从照片中还可以看到,70多年前的撒拉人已经受了不少汉文化的影响。霍顿居住的房子应该是从撒拉族村民那里租的,因此可以反映出当时撒拉族民居的情况。照片里的窗棂、门框等木建筑的构造、图案与汉族民居建筑风格很接近。此外,在门和墙上还贴着“福”和“寿”这样的字幅。笔者在各地穆斯林居住区调查时,也见过保存下来的“福”、“寿”、“禄”、“虎”等书法卷轴,但这些字都是用阿拉伯经文填充的,反映了中阿文化合璧的光彩。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