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中华民族 > 中华民族概述  > 详细页面

回族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布拉格 2017年05月24日 阅读量:

  回族是以中亚细亚各民族为主要族源,并以移民迁徒方式和商业交流活动在中国境内与其他民族通婚逐渐形成的一个统一的、保持伊斯兰文化传统的民族共同体。

  回族,自称“回回”或“回民”。中国其他少数民族对回族还有“卡西”(藏族),“霍屯”(蒙古族),“东干”(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马家”(四川彝族)和“帕西”(云南佤族、傣族)等多种他称。回族族体的最早来源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唐宋时期)来华经商留居的穆斯林“蕃客”后裔;回族主要来源是公元13世纪蒙古人西征以及元朝时期以各种身份从波斯、中亚细亚和阿拉伯等地大批签发或自愿东来的各族穆斯林(他们首先成为元朝社会地位较高的色目人之主要组成部分,人数达到数十万);回回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分别吸收了所在区域的汉、维吾尔、蒙古等民族的部分成员。

  相对中国其他少数民族,回族人口发展较快。目前,中国大陆回族人口约达1,060万(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10,586,087人,在全国少数民族中,超过满族,仅次于壮族人口高居第二位)。回族也是中国人口分布最广的一个少数民族,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分布较为集中。回族群体的聚居区也以不等的人口数量和区域规模,零散地沿各交通要道和水利干线辐射,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特点。在中国现有行政区划中,约有96%的县级行政区内都有回族居住。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族人口约占全国回族人口的18%,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34.77%,故称“回族之乡”。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面积约66,400平方千米。在全国其他地方,从1953年至1986年,相继建立了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目前,全国共建立有1个回族自治区、2个回族自治州和11个回族自治县,回族区域自治地方总面积19.71万平方千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还恢复、新建了4个市辖回民区和143个回族乡。

  回族聚集区宁夏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物产丰富,有红、黄、蓝、白、黑“宁夏五宝”:红指枸杞,黄指甘草,蓝指贺兰石,白指滩羊皮,黑指煤炭。除此之外,宁夏的其他资源包括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自治区人均自然资源潜在价值为全国平均值的163.5%。

  回族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伊斯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生活环境影响,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回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回族有严格的饮食习惯和禁忌,并同其他穆斯林民族创造和发展了中国清真饮食文化。

  回族喜欢饮茶。早期回回穆斯林喜吃甜食,在中国茶文化影响下,形成了以甜味为特色的饮茶习惯,如“三炮台”“八宝盖碗茶”。回族群众喜欢唱“花儿”,民间有不少“花儿”歌手。回族视习武为“圣行”;其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武术、查拳、赶木球、掼牛、爬木城与拔腰等。

  回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日期分别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12月10日和3月12日。

  回族通用汉语和汉文,但在日常用语和宗教活动用语中保留有阿拉伯语或波斯语词汇。回族多数人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善于经营商业、手工业和饮食业。

  回族人民素有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爱国爱教的优秀传统,自元代以来,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不少颇有影响力的回族杰出人物。如诗人萨都剌、丁鹤年和马世俊,散曲家马九皋,大航海家郑和,政治家赛典赤,千古清官海瑞,思想家李贽,学者马自成、蒋湘南,民族英雄左宝贵,文学家丁澎,军事政治家马文升,画家改琦,抗日功臣马鸿宾,抗战高级将领白崇禧,共和国前任副总理杨静仁,“中国交响乐之父”(音乐指挥家)李德伦,相声艺术家马三立,史学大家白寿彝,当代名作家张承志等。

  回族是古代东西亚文明的中介民族之一。勤劳聪慧的回族人民对祖国的繁荣和发展一直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建设的大力推进,回族经济、文化与生活正在得以全面提升,其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民间工艺、歌舞艺术与文学艺术,还有旅游文化和体育文化等,尤其是地方特色经济建设成就,得以空前彰显。

   

  宁夏纳家户中华回族第一街  老铁供图

 

参考文献:

  郝文明、王铁志主编、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编《中国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图案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1949-1999)民族大团结》纪念邮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