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风俗 > 禁忌习俗  > 详细页面

禁忌习俗之生产性禁忌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闫文曦 2018年09月19日 阅读量:

  生产性禁忌的范围很广,有些禁忌来自宗教影响,有些则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生产性禁忌渗透到生产(农、林、教、副、渔等)的各个环节之中,禁忌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析求得到好的收成。

  农业禁忌习俗:一方面是农民不能充分认识自然界规律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一年四季,天气好坏与否,对农业收成关系极为密切。这便是产生许多禁忌的原因。实际上,农业禁忌是农民对农业生产实践规律的经验性认识的一种总结。例如,在宁远,俗谓正月初十忌风,可以禳除风灾;正月初一不能睡觉,否则要倒田塍;二月一日忌鸟雀;惊蛰在墙角撒石灰,可以避虫蛇;立秋农家禁止家人在田间行走,否则秋收减产;七月二十日,棉花生日忌雨,等等,都反映了当地农民对农业生产的认识状况及某些可供借鉴的东西。

  狩猎、游牧的禁忌:猎户、牧民的禁忌习俗,反映了他们寄托丰收和防止灾害的希望。这些习俗的核心文化价值意识,仍在于经济效益的实际功能需求。有些地方在新年元旦至正月十日,要举行春秋丁祭,求得猎获丰收。许多林区猎户,狩猎前要祭祀,供献猎神,占卜出猎方向;进山以前要祭山神。猎人打到野兽,不能唱歌、跳舞,也不能有响声,以免惊跑其他野兽。有些农牧地区的农民为了保护耕牛,甚至有向耕牛酬劳致谢的习俗。如嘉定的农家,在十月一日造米饴,戴在牛角上,酬答耕牛的劳苦。四川天全县在十月日,也有作糍糕祀牛王,用糕挂牛角犒牛的习惯。他们认为农作物丰收有牛的功劳。浙江人养牛,冬月严密关闭畜栏,铺上槁草,以免牲畜受冻。在晴和日暖天气,还要牵出耕牛晒太阳;在栏内去掉烂草,换上新草,供牛食用。据说这一天牛临水自照,若见角上没有糕,就要哭泣。这种原始社会万物有灵论信仰,实际是对动物的人格化的曲折反映。武昌农民把正月初五叫“牛日”。人们要用饭喂牛,还告诚家人不要鞭笞耕牛。这是农业社会重视耕作畜力的表现。

  渔业禁忌及祭祀习俗:远古渔猎时期,原始观念中的自然崇拜,在渔业生产民俗中一直传承至今。许多渔民出海时,都要举行祭祀,以请求海神和渔民行业的神衹,保佑捕鱼获得丰收,人们平安来归。这种祭祀仪式,每年都按规定举行。渔民对渔具及操作方式,都有特殊的语言、信仰、禁忌,以保障趋吉避凶。渔民崇信龙王、水神、马祖、海神、河伯,认为他们可以使自己得福免祸。中原信河大王、龙王。沿海福建、浙江一带渔民则认为马祖是他们的保护神。他们为了防止不吉利的行为发生,对船只驾驶特别慎重。在捕鱼作业时,禁忌很多,比如渔网放在海滩上,忌人跨过;新造的竹複下水前,禁止人坐在上面;装渔箱时,忌煮生鱼;船上不许将碗倒扣着等。这一切都是为了有利于捕捞顺利,获得丰收。《越绝书》记载:大越海滨渔民,要“春祭三江,秋祭五湖”,以求海神保佑他们一年之内过上“饭稻羹鱼”的平安生活。

  

参考文献:

  1.陶立璠:《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