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风俗 > 生产习俗  > 详细页面

篁岭“晒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程迪 2019年07月30日 阅读量:

  立秋后,走进江西婺源县篁岭古村,只见整个山间,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的丰收果实组合。这是篁岭古村传承500多年的“晒秋”情景。

  这一农家庆丰收的农俗已演变成罕见的“晒秋”农俗景观、独特的地域乡土符号。村民们晒的是不单是秋,更是传承、喜悦和乡愁,饱含着浓浓的“乡土情”。

  果实缀满枝头的时候,篁岭古村的晒秋农俗景观进入了最美的时节。

  “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在2016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42题中,这样介绍这个农俗景观。

  “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有序。自古以来这里的村民就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独特的地形造就了当地人独特的生活方式。

  一大清早,65岁的村民曹秀云下地采摘辣椒。她仔细地筛选了一遍采摘来的辣椒,将辣椒浸入山泉冲洗,切碎后放在直径一米七的大簸箕里,簸箕就架晒在屋顶。

  土生土长的曹秀云从小就看着祖辈们晒秋,在她看来,这是一项再自然不过的农事活动,也是家家户户生活的必需。“晒秋要晒到农作物脱水,易于保存,作为一年四季的食材。”

  走进篁岭,与山下传统的两层徽派建筑不同,篁岭家家户户是三层楼,第三层是晾晒农产品的“晒楼”。这是篁岭自580多年前建村以来就有的生活方式,也是这里的先民适应特殊地理环境的智慧。

  在村民江春花看来,“晒秋”的秋不仅指秋天,更寓意着丰收和收获的果实,晒的是丰收的喜悦。一年四季,簸箕里都会晒着不同的农作物。但秋天毫无疑问是丰收的时节,是收获果实最多的时候,也是“晒秋”规模最大的时候。

  村民们回忆说,2009年以前,篁岭古村因人口外迁,交通不便、停水断电,成为贫困村。大部分村民只能勉强解决温饱。即使如此,“晒秋”的传统也没有中断过。“只要山上还有一个人,就会继续晒下去。”江春花说。

  当地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后,曹秀云和江春花等村民被返聘回村庄“晒秋”拿工资,从老农到“上班族”,这群华丽转身的“晒秋大妈”的平均年龄为60岁。每天的工作地点就是以前居住的老房。“现在每个月有2000多元工资,比以前种田轻松,赚得更多。”曹秀云说,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家人都很支持。

  不仅是村里的大妈们,也有务工返乡的青壮年加入到晒秋的行列中。42岁的村民曹加祥外出务工返乡,成为“创意晒秋”的策划者。五星红旗、丰收字样、猴年大吉……这些年网上热传的篁岭晒秋图片大多出自他的创意。

  辣椒、玉米穗、稻谷、绿豆、黑豆……白米为底,手为画笔,农作物当颜料,一幅赤橙黄绿蓝交织的奥运五环标志铺在一栋徽派古建的楼顶上。这是村民们向刚闭幕的奥运会致敬。

  原来无人问津的古村篁岭,如今上山的道路拓宽了,从外引来了山泉水,还修建了索道。

  “晒秋”美景、山水风光、徽派民居、牧笛声声……编织成一幅色彩斑斓的乡村画卷,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搭乘索道一探这个世外桃源。

  婺源县文化馆馆长洪忠佩认为,篁岭的吸引力来自于它的民俗、山水和人文。从人文价值的角度看,篁岭晒秋的出现,填补了城市人群的乡愁需求。把晒秋与当地的山水和人文结合,成为一张特别的农耕文化名片。“这种生产生活元素是现代社会中依然留存的农耕文化的经典符号。”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还促进了村民的增收。婺源篁岭景区董事长吴向阳说,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景区完善了篁岭交通、用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帮助村民搬出破旧的房屋住进山下的新楼房,返聘100多位村民回景区上班。“村民每年仅劳务费就有600多万元的收入,还有很多村民在山脚开办了农家乐。”

  如今,村民们和以前在山上的生活一样,每天收拾整理采摘来的果蔬,到山泉里冲洗完再晾晒。只不过他们不再穷困,开始享受生活,从“熬日子”到过上了好日子。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