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节日 > 民族节日研究  > 详细页面

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 中华节日的煌煌总汇 ——访《中华节日名典》主编李耀宗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王婧姝 2019年04月04日 阅读量: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很多人感到传统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淡,就连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很多世代传承的习俗也慢慢简化,甚至消失。近年来,党和国家大力倡导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就包括传统节日的复兴。由李耀宗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的《中华节日名典》,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该书是一部集中华节日文化大成之作,以科学性、全面性、文献性、实用性为编纂原则,录入中国各地区、各民族节日近3000个。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农历节期”,从正月到腊月,逐日录入各地区、各民族的节日;中编“非农历节期”,包括以公历、太阳历、彝历等安排的诸多节日和节期;下编“四季物候生产节期”,分春夏秋冬四季节期,以及依据物候变化、生产实践确定的节期。全书体现了中华节日文化的多民族性、多元性和丰富性。

  日前,中国民族报记者就《中华节日名典》一书的编纂背景、过程以及对当前节日文化的弘扬等问题,专访了该书主编、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耀宗。

  记者:您编纂《中华节日名典》的出发点是什么?

  李耀宗:我认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血缘认同,最终都源于文化认同和价值观认同。传统节日是集心态、物态、行为、制度诸类文化于一体的“典型复合型文化”,最能具体、形象、生动、集中地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体现我国各民族的价值观在各自的社群、地域彰显与传承。立足于此,我选中了“节日”这个主题进行汇总。

  记者:这样庞大的汇总性文稿,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请您谈谈本书的成书过程。

  李耀宗:本书的成书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

  萌发阶段。上世纪70年代末至新世纪初叶,我曾参与《中国谚语集成》编纂工作,“周游”全国广袤地域,做了大量关于谚语的田野考察工作,有幸参与当地的传统节日活动,接触了无数口头、书面节日资料,且有闻必录、有录必存。上世纪90年代起,我渐渐萌发做“节日”选题的意向,开始搜集整理口传、典籍资料。

  确立阶段。世纪之交,我不断查阅古今节日的研究著述、文论、调查报告等,进而酝酿“节日研究如何煌煌成书”。2005年2月5日,我应邀出席中央文明办召开的“哪些传统节日可厘定为‘节假日’”专家论证会,建言遴选清明、端午、中秋三大节日,后经国务院法制办核准。此举更加坚定了我全面梳理传统节日的信心。

  夯基阶段。本世纪初,我被聘为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特约研究员,参与论证、策划国家项目《中国节日志》,幡然悟定:书海当有真正囊含我国古今节日全景的大观,进而放眼展望《节日名典》成书框架。鉴于节日著述继代有成,成而繁盛,我自拟《名典》四原则:一是全面性——力求已有必收,收而不漏;二是科学性——既免己误,且正他谬;三是文献性——“文”字耐考,“典”名其实;四是实用性——让中等文化程度以上读者人人爱用、时时便用。

  奋笔阶段。2005年到2015年,我将此间及此前所搜集的诸类资料,按照自拟的原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内容梳理、文字整理,逐一整理成条。新问题之多、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新要求之高,难以言表。其中最难的,当数节序编排。面对各民族、各地节日交错纷繁,要让《名典》完成,只能创新,别无它路。

  记者:您认为本书独具特色的地方体现在哪儿?

  李耀宗:前述“四原则”,可谓本书的特点。“文章最忌百家衣”。古今节日著述,自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至宋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明朝刘侗的《帝京景物略》、清朝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及台北《中国节日风物志》、高占祥的《中国民族节日大全》等等,各显其长,亦各曝其短。本书志在集其大成,也出“新特”,除内容丰富外,我着力在节序编排上做到有所创新。

  记者:那么,在节序编排上,您是如何“出新”的?

  李耀宗:本书旨在真正、全面地体现节日大观,囊括了全国各地、各民族近3000个古今节日。让如此“巨制”直观地显现各地、各民族“节群”构架,我将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农历节期”,从正月到腊月,逐日录入各地、各民族节日;中编“非农历节期”,着眼公历、太阳历、彝历、藏历、伊斯兰教历、哈萨克历、傣历、水历、苗历、佤历、傈僳历、独龙历、白族集圣历、普米历、基诺历等历法编排;下编“四季物候生产节期”,分春夏秋冬四季节期,以及依据物候变化、生产实践确定的节期。这样全新的编排,将中华节日文化的多民族性、多元性和丰富性,生动、具体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堪称认知、宣扬节日文化的一大创新。

  记者:请问,您是如何定位本书的编纂宗旨的?

  李耀宗:本书属于文化知识工具书范畴,在文字上力求规范、严谨、通俗、生动。同时,我尽力为本书赋予社会学价值:第一,提供资(史)料,以研究各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形态、社会生活;第二,引领指向,为社会学研究提示切入点、重点,答难解疑;第三,触类旁通,为社会学研究扩展视阈。

  记者:在成书过程中,您参考了哪些书籍和文献?

  李耀宗:成书过程中,我尽力广闻博览、开阔视野。书中若干内容,不乏“转引”;而一些重要的争鸣问题,我力求弄个明白,尽力查找原著,或请教高明,不敢自以为是。粗略统计,我查找或“引用”的相关著述及文论,上自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南朝宗檩的《荆楚岁时记》、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下至当代赵杏根的《中华节日风俗全书》、莫福山的《中国民间节日文化辞典》、高占祥的《中国民族节日大全》、王文章的《中国传统节日》、乔继堂的《细说中国节》等数以百计,获益良多。

  记者:该书问世后,学术界对此书的评价、反响怎样?

  李耀宗:本书有幸跻身国家重点项目《“大美节日”系列》,并由实力雄厚、口碑远播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本书刚一问世,评价、反响即纷至沓来。诸如“堪称鸿篇巨制”“集古今节日研究之大成”“成系统,见精深”“编校、印装皆上乘”之类,奖掖有加。春节前,《光明日报》刊发近半版文图,对本书进行了热情评介;京内外文友见书后,纷纷来电致贺,点赞“填补了‘节日研究’一大空白”。

  记者:时值春节期间,请您就重视、复兴传统节日提一些建议。

  李耀宗:节日文化全面深蕴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是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复合型文化瑰宝。我建议,在国家层面,将节日列为“传统文化基础载体”,借以延展、辐射文化工作领域方方面面,让其在我国文化传承中,充分发挥“贯穿、粘连、激励、发酵”的诸多作用。应该说,节日文化所拥有的这一作用,在诸类文化事象中独占鳌头。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