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节日 > 民族节日研究  > 详细页面

重塑传统节日 增强文化自信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郝彧 2021年02月22日 阅读量: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征和载体,是人民群众最有体验感、实践感和仪式感的文化场景,也是中华文化内涵的外化形式,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凝心聚力的精神寄托。重塑传统节日,是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途径。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内涵的外化形式,有直接、具体的特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景性再现,也是中华民族与自然和谐共存、在社会友好相处的智慧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些节庆活动中得到彰显,在人们心中打下深刻烙印、产生深远影响,有效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传统节日是对中华文化认知的直接方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传统美德,蕴含于传统节日等民俗活动中,有助于提升个人道德情操,厚植家国情怀,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国与国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还体现在更深层次的文化上,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传统节日是民族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形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象表达。比如,春节来临时,无数人不远万里赶回家乡和亲人团聚,在短暂相聚后又在人山人海的春运大潮中回到工作的地方,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归属在春节承载的精神家园中得到释放,“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在节庆文化中实现升华。重塑传统节日,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推动传统节日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传统节日涵盖范围的重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生态中的重要元素,中国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节日涵盖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节日必然是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的总和,各民族共同欢庆传统节日,深化了民族团结。

  传统节日活动形式的重塑。传统节日是传递文化信息、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节日活动的形式是节日内涵的外化。要挖掘和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规范活动程序、丰富活动形式,推动文旅融合,并将其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紧密结合。

  传统节日文化内容的重塑。要把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起来,彰显文化内涵。比如,央视春晚包含大量展示中华民族形象的元素,注重弘扬正能量、歌颂真善美,有效发挥了价值引领作用。又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各地都会组织开展庆祝活动,但是在提高群众参与度、体验感方面还有待改进,还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传统节日精神内涵的重塑。传统节日是具有实践意义的中华文化传承活动,要与时俱进,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中华文化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有课堂讲授、家庭教育、社会实践等,要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作用,让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研究员)

  作者:郝彧

  资料来源:

  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