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艺术 > 民族艺术研究  > 详细页面

重新审视“原生态” 反思非遗保护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张建军 2019年04月26日 阅读量:

  2019年3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举行第19期“民文沙龙”,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姚慧以《何以“原生态”?——对全球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反思》为题,对“原生态”现象及透过其镜像所折射出的对全球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多样性进行深度反思。

  等同于中文语境“原生态”一词的“本真性”由于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基本精神相违背,在多年前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禁用或慎用词汇。但在特定的一段时期内,“原生态”却是中国音乐学和非遗保护等领域内的热门词汇,一度也被许多学者、公众和媒体视为非遗保护的重要努力方向之一。结合“原生态民歌”典型个案的系统考察,姚慧从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与《公约》保护理念的错位入手,对全球化时代的非遗保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当“原生态民歌”大赛被搬上电视荧幕时,乔建中、伍国栋、田青等学者对这一概念展开了热烈讨论。虽然荧幕上的“原生态民歌”从“民歌”到“唱法”都经过了一个多元行动方的建构过程,但是作为一种不得已的叫法,“原生态民歌”体现了对学院派音乐教学体系的“拨乱反正”和恰逢其时地补充调整,这场民族音乐的寻根之旅强调音乐艺术本身的性情和特质,追寻着对于“我者”文化身份的认同和确认。然而,走上电视荧屏的原生态民歌显然不再是自然语境中的“原生态”,将民歌演唱视为交流事件,其自然语境中信息符号传递的系列法则因“舞台化”而发生改变,特别是在面对全国的电视观众时,其本土知识符号编码识别系统往往被基于全国多元观众交流互动的符号系统所取代。因而,这些电视比赛中的民歌无一例外地都经历了某种语境化、去语境化以及再语境化的过程。学者们推崇的“原生态”体现了对文化复兴和文化多样性的追求,然而歌手对现实生活的诉求往往难以与这种基于学者立场的文化自觉相对接,在多元行动方的建构和多重话语权力的争相角逐中,歌手在坚守“原生态”的立场上更是困难重重。

  在《公约》《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原生态”,人们发现它的概念和实践与《公约》的基本精神和保护理念,如确保非遗存续力、促进文化多样性,以及发挥社区、群体和个人的主导作用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在媒体、学者各方共同推动的“原生态民歌”比赛中,作为文化传承主体的歌手处于相对弱势和话语失声的状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传统变得更加脆弱,民歌的生命之根在于生活传统,当这种“原生态民歌”作为一种娱乐来迎合他人,而非表达自我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情感的旋律时,那么被各种本土文化持有者以外的权力话语构建出来的“原生态”幻象终将破灭。

  在评议和讨论阶段,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祝鹏程指出,姚慧的报告系统地梳理了音乐学领域内“原生态”概念的学术史,她的切入角度为人们理解“原生态”话语的意义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揭示了“原生态”概念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作家、民间文化推广者刘红庆谈及自己与“原生态民歌”打交道的经历时指出,这个概念在打破音乐教学“千篇一律”上有其一定贡献和合理性。高荷红、赵元昊、张多、张建军等人就“原生态”的概念和维度、学者话语体系的建构、《公约》的精神与理念,以及民间文化转向公共文化的时代趋势等问题交流了各自的看法。

  

  参考资料: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