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工艺 > 民族工艺研究  > 详细页面

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及其当代转化

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作者:孙发成 2019年01月21日 阅读量:

  摘要:隐性知识的存在是传统手工艺保持生命力、突显创造性的源泉,同时它又阻碍了优秀技艺的传播,延缓了行业水准的整体提升。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过程中,隐性知识一方面以人为载体、以工艺过程为核心动态表现,另一方面又以作品为依托、以材料和工具为延伸静态表现。在当代,推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保持传统工艺的生命力,需要探索传统手工艺人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路径,只有更多的不可言说的技艺、秘诀被揭示和表达,才更有利于技艺的传承和文化的积累。

  关键词:隐性知识;手工艺人;传统手工艺;知识体系;传承;

  “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作为个体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的英籍匈牙利哲学家、物理化学家迈克尔·波兰尼首次提出这一概念。波兰尼将知识的类型分为两类:一种是“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主要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另一种为“隐性知识”,是一种未被明确表达的知识。民间传统手工艺作为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表现为一种独特的知识体系,通过手工艺人口传身授的形式世代相承。在这一知识体系中,波兰尼所言的“隐性知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甚至是决定某一独特技艺精湛程度和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徐艺乙亦指出,“中国的知识体系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以文字为媒介的知识体系……一类是通过行为方式或其他非文字记录方式传播和传授的知识,如民间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常识和专门知识。传统手工艺之本体所体现和依托的知识体系属于第二类,具体涉及手工艺产品制作过程中的材料、工艺和形态等方面的专门知识与器物的选择、使用、维护、保存等的社会生活常识,以及与之有关的品质、规格、配置和传说故事等方面的内容”。徐艺乙所言的第二类知识体系其实与隐性知识的内涵具有统一性,因为隐性知识也是一种主要通过行为方式或其他非文字记录方式传播和传授的知识。

  一、“隐性知识”及其对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的影响

  隐性知识主要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源于经验。隐性知识的存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它深植于人的知识体系中,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和数学、物理以及法律等显性知识不同,隐性知识的存在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能力、技能,它与人的个体阅历、经验、悟性紧密相关,带有极强的主观性、经验性、非系统性,内化在个体的知识体系深处。因此,隐性知识的获取和传播往往比显性知识更难,因为它不能脱离个体而存在,或者一旦脱离个体就失去了效力。

  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创造和传承皆依赖于手工艺人而存在,手工艺人知识体系中大量存在着“隐性知识”,比如一些独特的技巧、配方、程式、经验、信俗等内容。这种隐性知识存储在手工艺人的头脑中,通过工艺过程加以表现,最终物化在工艺产品中。总体而言,隐性知识的存在一方面保障了部分手工艺人的知识权利,让其成为行业翘楚;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先进技艺的传承和流布,延缓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步伐。

  (一)“隐性知识”的存在是传统手工艺保持生命力、突显创造性的源泉

  在传统社会中,手工艺人是满足社会衣食住行必需的生产群体。同一手工行业内总会有佼佼者,为同行和百姓所认可,而其占据制高点的基础则是掌握比同行更高超的技艺,生产更优质的产品,因此也就更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那么,高超的技艺来自哪里?自然是手工艺人掌握的独特技艺知识,这种知识即隐性知识,一种没有被同行掌握,或者艺人不愿意和同行共享的知识,从而保证了自己的优势地位。比如,旧时常州梳篦行业中,清朝光绪年间的汪义大梳篦店店主汪炳铨发明了生漆胶合篦箕的技术,用此配方和技术制作的篦箕下水不脱,使用持久,从而在业界长久保持领先地位。像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也有诸多技巧,艺人将植物油涂在版底,制成“熟版”,刻时才能得心应手;拓印线版时要双手均匀拓压,线条才清晰;“晾”要恰到好处,否则干纸起皱,太湿纸粘连,再印时容易“窜”;等等。这些艺人个体经验的总结和使用,对于朱仙镇年画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隐性知识因依附于个体而存在,导致每个人的知识和技能都具有独特性,所以也保证了工艺创作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同一行业内的不同手工艺人,在面对同一材料时,一定会在技法、立意等方面显现出明显的不同。即使同一个手工艺人,在面对不同形状、颜色、质地的材料时,其使用工具、创作手法、作品立意也肯定是不同的。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手工艺产品的生成,需要手工艺人手、眼、脑等多器官的合作,他们在长久的实践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然的手艺习惯和不同的个人风格。每个人的工具、手法、审美都会体现出个性特征,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每一个行业里,每一位手工艺人都掌握本行业的一些工艺口诀,对这些口诀的理解和使用也是体现手工艺人创造性的体现。虽然这些口诀是行业内的通行规律,但每个艺人在使用工具、材料、手法上还是有极大不同之处,因此最终产品也呈现出异常丰富的景象。

  (二)“隐性知识”的存在阻碍了优秀技艺的传承和传播,延缓了行业进步的速度

  客观上,由于隐性知识是一种不易被明确表达的知识,它内嵌在手工艺人的个体知识体系中,很难被剥离出来,即很难被手工艺人的徒弟或同行所掌握。从而导致许多老艺人掌握的独特绝技不能有效传承。这种技艺的失传有两个原因:一是师傅愿意教,但却无法言传,徒弟因缺乏悟性而失传。二是受到旧时一些行业观念影响,师傅不愿意教或者无人可教而失传。比如,“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传男不传女”等观念或行规的存在,必然会延缓技艺传承的范围,不能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准。而由于行业竞争导致的技艺封闭也是常态,如常州汪义大梳篦店的生漆胶合技术始创于清朝光绪年间,核心技艺一直掌握在家庭内部,直到民国时期才为同行所掌握。这种情况在中国传统手工艺发展史中广泛存在。方李莉研究员认为:“技术保密主观上出于艺人对技术权利的自我维护,客观上既增加了年轻艺徒习艺的成本,还阻碍了新技术的传播、交流乃至进一步革新。”传统手工艺的这一传承生态直到今天还有较深残余。如今天的陶瓷技艺领域,釉的配制和使用依然带有较强的个人特色和神秘性,不同作坊和艺人之间,甚至是师徒间都不会共享。

  由上可见,“隐性知识”的存在对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产生极大的影响,它既有利于传统技艺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保持,同时又限制了优秀技艺的传承传播,不利于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理清民间传统手工艺中隐性知识的存在形态,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转化发展问题就极为必要。

  二、“隐性知识”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存在形态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统手工艺人在技艺修为上的高度和水平。所谓的工艺大师之所以技高一筹,实质上是其掌握着同行所不能领悟的个性化经验知识。这种个性化的经验知识体系来源于日常实践,多片段式经验和体悟,少原理性理论总结,因此向来少有人去梳理。正如潘鲁生所言,“手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习得性知识,重实践、重形态、重经验,是“嵌入的、非编码”的隐性知识,是“隐含在各知识主体手中和头脑中的,体现为技能、技巧、诀窍、经验、洞察力、心智模式、群体成员的默契等”的知识文化形态,一直以来多经验总结和形态批评,少原理性研究,相对缺少“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哲学意义上的辨析和阐释。那么,在传统手工艺传承中隐性知识是如何产生?又以何种形态存在呢?

  毫无疑问,对于传统手工艺人而言,隐性知识的创造也很难通过正规教育途径获得,经年累月的工艺实践才是知识创造的源泉,长期性和累积性是其重要特点。在手工艺人知识创造的过程中,主动创造和被动创造同时存在。主动创造即艺人在长期有目的实践中“熟能生巧”,关于技艺的体悟渐渐清晰,技法趋于成熟稳定,可能生成新的口诀或对旧口诀有新理解,以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性思考为标志;被动创造往往体现为主体在从艺实践中不经意的偶然所得,或者艺人已经创造但并未意识到其存在价值,这时的隐性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隐性知识一旦产生,就成为手工艺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终会从无意识的存在转化为有意识的经验,成为手工艺人个性化的知识资源和技艺表现。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过程中,隐性知识可以以动态和静态两种方式存在。

  (一)以人为载体、以工艺过程为核心的动态表现

  隐性知识依托人而存在,通过手工艺人个性化的工艺过程表现出来。手工艺人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成为隐性知识的载体。

  语言和行为是隐性知识表达的第一载体,也是俗语说的“言传身教”。但手工艺人的传艺语言并不依赖逻辑思维,而更注重形象塑造。手工艺传承的本质是某种核心技艺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转移和共享。在转移和共享的知识中,既有显性知识,也有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在表达方式上明显不同,它首先会以手工艺人个性化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并常常伴随着一些俗语、寓言、故事、比喻等形象化的方式辅助理解。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述去阐释某种技艺,体现了传统艺人“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重经验轻逻辑。这与中医理论中的某些知识表述方式是一致的,如脉诊中“如盘走珠”“如刀刮竹”“如循琴弦”“如循刀刃”等描述皆属此类。“取象比类”反映的是“人们对事物抽象本质的直观体验”,通过“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手工艺人更容易理解技艺的玄妙,超越逻辑分析的枯燥。而这种思维方式的弊端就是可能使手工艺人对自己所掌握的技艺手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在传统工艺的传承过程中,亲身实践才是最重要的。在师傅“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身教”往往更加重要。再形象的语言和技巧,也必须通过身体的动作在工艺过程中表现出来,尤其是手的动作。师傅在教的过程中,每一个动作都在无声地言说着某种技艺规范。比如工具的用法、手的角度和力度等都需要学艺者仔细观察揣摩,并在实践中检验。某些技艺往往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如材料的软硬、染料的配比、温度的控制、火候的掌握等都充满了意会性。像武义大漆髹饰技艺中使用的生桐油需要熬制后使用,而火候的控制极为重要。检验的方式就是一把铁锤和一柄木刀,以木刀蘸桐油,迅速放铁锤上降温,提起木刀看桐油拉丝的粗细和长度,以此检验是否适用。因此,作为徒弟,必须要善于观察师傅的肢体动作和工艺规范,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多多实践,方可领悟技艺的精妙。

  如果说语言和工艺过程是隐性知识的显性表达的话,而手工艺人的内在情感、价值观、心智、悟性等则是难以直观把握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对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而言,又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价值观、心境和情感,不同的人际关系和审美趣味等,都会影响手工艺人的技艺创造和传承。有研究者提出了“心意载体”的概念,在他们看来以心意载体传承的隐性知识存在于手工艺人的内心深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反映手工艺人的精神世界和对传统工艺的态度。比如,木工对祖师爷及木工工具的敬畏,神像画师内心的虔诚,对于某些特殊材料取用的禁忌和信仰等都属于以心意载体存在的隐性知识,它对于某一工艺的传承发展其实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以作品为依托,以材料、工具为延伸的静态表现

  不管是雕塑、刺绣、印染还是绘画、编织、锻制,手工艺人的创作最终要以手工作品的形式结束,大部分以技艺为核心的隐性知识通过手工艺人的身体转移到了作品之中。此处的隐性知识客观上说已不能称为纯粹的“隐性知识”,因为它已经和主体分离。但作品中显现出的技法和形态依然在表达创造它的手工艺人的思想和造诣。如果说动态的隐性知识依靠手艺人的活态演示而存在的话,那么静态的隐性知识则以作品的形式成为永恒。传统手工艺总会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生技术、材料等方面的变革,有些技艺可能会因为某种变故衰微失传。而留下的作品则是我们破解其技艺秘诀的依据,结合文献记载,或许可以恢复已经失传的技艺。比如,浙江金华的婺州窑传统烧制技艺,创始于东汉,衰微于元代,其传统技艺在明清时期已然失传。在近代,经陈新华等老艺人的努力,根据对婺州窑历史作品和文献的研究探索,终于烧制出了传统婺州窑作品。这即是实现了对工艺作品中隐性知识的反求和转移,使之由“剥离态”的隐性知识,又重新内化到以陈新华为代表的手工艺人身上。当然,这个过程要比正常的师徒相授要困难得多。

  材料和工具是传统手工艺作品成型的物质载体,在手工艺人的知识体系中存在着大量关于材料和工具的特殊认知知识。而离开手工艺人主体,通过材料和工具客体反求手工艺人、材料和工具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最终为己所用,也可以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尤其是手工艺人的工具,很多专门工具都是由艺人手工制作,适应特定的材料,指向特定的技法。对于传统工艺工具的研究,探索其使用方法,也有助于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复兴。

  三、“隐性知识”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转化

  虽然隐性知识难以言表和共享,但并非无法获取。而且,从知识传播的效能来说,显性知识因为其可以被明确编码而具有更强的时空穿透力,也就更有利于提高整个工艺行业的发展水准。所以,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不仅具有学术研究的意义,对传统工艺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传统师徒制中的隐性知识传承与转化

  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中,隐性知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获取和存储主要依赖于师徒传承(家族传承),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实现知识的转移和共享。这种转移体现出知识转化的多维度特征:一是从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二是从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三是从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

  对于师傅而言,师傅所掌握的隐性知识,会随着实践深度不断明晰化,以致最终可以编码为显性知识,成为行业内通行的规律(即嵌入的编码知识),从而可以明确地传达给徒弟,表现为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显性化后就可以脱离主体通过文字、图表、影像等现代方式得以获取。对于徒弟而言,从师傅处获得的显性知识首先必须转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特别是那些语言不能够完全表达清楚的知识,需要通过观察、体悟、理解,总结经验,在不断的实践中转化为自己的技艺能力。同样的,师傅教出来的徒弟之所以有技艺高下之分,正是由徒弟间隐性知识的差异性造成的。资质优越的徒弟更容易掌握师傅传授的知识,并与自己的实践结合,形成适合自己的技能和诀窍。因此善于观察和体悟非常重要,正如打铁艺人的俗语所言:“铁三锤,哑巴锤,不声不响自领会;打铁全凭心和眼,多嘴多舌学不会。”另一种情况是,师傅的隐性知识并没有被自己认识到,而徒弟通过细心观察和体悟获得,从而实现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在无数工艺门类中,这三种隐性知识的传承和转化方式一直存在。这种传承和转化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确立起手工艺行业的传统格局,各行各业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传承规矩,并世代相传,极为稳定。

  (二)当代社会变革中隐性知识的传承与转化

  传统手工艺在历史中产生、变迁,其功能和价值与特定的社会生活相适应。而社会的变迁必然会产生汰旧迎新的历史惯性,“保护得再好的老手艺,也无法改变无人使用或日渐稀少的需求这一事实”。传统手工艺曾是乡土社会不可或缺的生产力量,其存在的重要功能是服务于民众的日常生活。而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到来严重冲击了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空间,伴随着城市文明的崛起和乡村文化秩序的解构,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出现了极大危机。大量传统手工艺因失去生活支撑而衰竭消亡,艺人改行、传承人断层、技艺流失乃至人亡艺息的困境层出不穷。

  在这种社会变革中,我们发现了以现代科学为代表的显性知识的力量。这种显性知识也就是编码知识。编码知识又分为非嵌入编码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和嵌入的编码知识(如社会制度、法律)。现代科学以非嵌入编码知识为基础,可以超越国别、族群差异而被全人类共享。而“嵌入的编码知识则依赖于其作用对象和特定语境,一旦对象不存在或不需要,不具备特定语境,其权力,以及嵌入编码知识本身将因失去价值而不复存在”。传统手工艺知识本身是由嵌入的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构成,这两种知识往往粘连在一起。比如,传统手工艺行业的行规、制度等属于嵌入的编码知识,这种编码知识又与从业者的隐性知识统一在一起。由此也可以从知识论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传统手工艺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反而生命力衰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隐性知识和嵌入的编码知识缺乏穿透力,不易被共享,不能对大部分人产生价值。但是,我们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看,传统手工艺作为地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载体,是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标识。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传统手工艺的生命力,提高其辨识度。那么,在当下语境中,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应该如何推进?从知识论角度看,我们应该推动手工艺人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打破技艺壁垒,实现优秀工艺的整体性提高。

  推动传统手工艺人所掌握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向展开。从内部即是以优秀手工艺人、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为核心,强化带徒授艺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能够主动地将自己的技艺精华无保留地传递给下一代传承人。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铭认为:“泥人张艺术要走向社会,越是想要把它据为己有,就越会使它走向衰落。只有把这门艺术发展推广出去,从事它的人多了,才能使它有希望得到充实和提高。”因此,手艺人需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形成通行的技艺原理,把一些意会性知识和自己所掌握的核心技艺,以语言、文字、图表、影像等载体清晰地表达出来,转化为显性知识。对于那些当前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技能,在授艺过程中应重视对情境氛围的营造,以比喻、寓言、故事、象征等方式表达出来,引导徒弟进入状态。从外部发挥政府、学者、普通民众的作用,引导、支持手工艺人的传承活动。尤其是在当前的“非遗”保护运动中,政府和学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大量的学者深入接触技艺精湛的手工艺人,以自己的学术优势,对手工艺人的核心技艺进行记录和研究,把过去口传身授的工艺,以文字、录音、影像等方式呈现,一些难以言传或片段式的经验,通过研究者的整理成为系统的理论,其实是推动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进程。如果有条件,学术研究者可以协同手工艺人把传统工艺中某些可以定量的内容以科学化的手段固定下来,方便从业者掌握,缩短从业者的学艺时间和难度。而近年来,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开展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将手工艺人集中到高校接受培训,为传统民间知识体系和高校精英知识体系之间的碰撞和交流提供机会,提升传承人的艺术文化素养和眼界,也有利于手工艺人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通过努力,我们希望能够在不同行业内都形成一定的通用技术规范,可用于指导行业实践,提升行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手工艺知识作为地方性知识,虽不可能与科学知识的非嵌入性相比,但完全可以被编码为嵌入的编码知识,在行业内发挥作用。

  需要我们明确的是,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是活态的过程,从内部推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是最为根本和有效的。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活态传承,是保持传统工艺生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任何一门手艺来说,只有更多的不可言说的技艺、秘诀被揭示和表达,才更有利于技艺的活态传承和文化的积累。

  (本文原载于《民族艺术》2017年05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资料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