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工艺 > 服饰  > 详细页面

【新时代 新生活】“妈妈制造”巧手脱贫(苗族)

来源:民族画报 作者:滕俊 陈涛 2021年03月08日 阅读量:

  “贫困绣娘就是靠着这一针一线,一个个实现了脱贫。我想要带领更多的绣娘将‘指尖技巧’变成‘指尖经济’。”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妈妈制造”台江苗手工合作社里,34岁的负责人王建明一边介绍刺绣产品,一边说着自己的创业经历。2019年,在杭州市余杭区的全力帮扶协调下,台江县引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妈妈制造”公益项目。王建明成为“妈妈制造”台江苗手工合作社的负责人,这也是全国第45家“妈妈制造”合作社。

妈妈制造台江苗手工合作社的负责人王建明与妻子熊微帆。

  “目前,我们合作社有286名绣娘,其中156名贫困户,平均一个绣娘每月可以拿到1900元左右的工资。‘妈妈制造’台江苗手工合作社的作品先后在美国时代广场、法国国家艺术沙龙展亮相,还获得了法国国家艺术沙龙展卓越艺术奖。”王建明自豪地说。

王建明的合作社有286名绣娘。

  王建明的妈妈是当地有名的绣娘,记忆中,妈妈总是拿着丝线绣衣服,就算家里停电了,妈妈照样打着手电筒刺绣。“哪里顾得上,手电筒的电池比丝线贵多了。”王建明打趣地说。

  从小耳濡目染,王建明即便不会,也懂苗绣。一件绣衣好不好,他看几眼就能分辨。2012年的苗族姊妹节,王建明带着自己设计的文创礼品回到台江街上卖,没想到两天下来的销售额就超过1万元。小试牛刀的王建明决定回到家乡发展刺绣产业。

将指尖技巧变成指尖经济。

绕线。

  适逢台江县出台扶持政策,王建明得到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并在台江姊妹街上获得了一间免费工作室。就这样,王建明工作室成立了,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初步形成了产销一条龙。经过7年发展,2019年,王建明和妻子成立了“妈妈制造”台江苗手工合作社,让带有苗绣元素的文创产品、酒店装饰用品、钥匙扣、饰品挂件等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绣娘们按件算工资,少的一个月能拿几百块,多的则超过2000元。

  “妈妈制造”项目不仅让王建明一家通过双手实现了脱贫致富,也让台江妇女实现了“带着娃、绣着花、挣着钱、养着家”的美好生活愿望,有力助推了当地妇女脱贫攻坚工作,也让古老而质朴的苗族文化更加充满活力。

  (稿件来源:民族画报汉文版12期《新时代 新生活——来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小康故事 专刊》)

  民族画报记者 滕俊 陈涛 撰文摄影

  资料来源:

  民族画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