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教育 > 民族教育资讯  > 详细页面

桃李芬芳满高原

—自治区成立55年来我区教育发展综述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王莉 2021年01月08日 阅读量:

图为南木林县完全小学的学生在上计算机课。本报记者 楚武干 摄

  自治区成立5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特殊关怀下,西藏各族人民感恩奋进、团结拼搏,走过了波澜壮阔的恢弘历程,创造了人类历史的人间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深切关怀西藏各族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区党委带领西藏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论述,西藏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西藏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感恩奋进新时代,同心谱写新篇章。本报从即日起推出“百姓故事——庆祝自治区成立55周年”栏目,讲述各族干部群众的亲身经历和深切感受,充分展示新时代新发展新成就新生活,充分报道西藏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敬请关注。

  55载春风化雨育英才,55载桃李芬芳满高原。自治区成立55周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任务,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保稳定,聚精会神抓发展,全力以赴提质量,以信息化为新动能,促进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各级各类教育整体转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340多万各族群众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梦变为现实。

  现代民族教育体系全覆盖

  “曾经我们教育的目标是来得了、有地住、有学上;现在变成了上好学。”5月25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前开启了第二场“代表通道”,全国人大代表、墨脱县完全小学副校长格桑德吉通过网络视频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随着西藏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了大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要找到出路、改变命运,教育是关键。”走出大山进入内地西藏班读书的经历让格桑德吉坚信这一点。为让老家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实现梦想,2001年,大学毕业的格桑德吉毅然回到家乡教书。

  “现在乡亲们的观念都转变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说起这些年自己工作最大的感受,格桑德吉有些兴奋。

  墨脱,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如今,当地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建起了三层教学楼,孩子们有科学实验室、美术室等,老师们上课也用起了PPT,在疫情期间,孩子们也能上网课。“党的教育政策也越来越好,西藏农牧民子女享受‘三包’教育政策,如今我们门巴族孩子入学率和小升初的升学率都达到100%。”格桑德吉表示。

  和格桑德吉及她的学生一样,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的还有很多。同时,作为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亲身经历者和见证者,他们的成功也彰显着55年来我区教育发展的巨大成就。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995所,在校学生84.15万人(含区外88530人)。2019年,全区小学净入学率99.71%,初中毛入学率102.8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6.6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7.65%,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84.42%。如今,全区已经形成了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为一体的现代民族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教育发展路子。西藏教育实现了义务教育由面上普及向让每个孩子受到良好教育转变,学校建设由外延扩展向内涵提升转变,各级各类教育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发展转变,迈入了教育强区的新阶段。

  教育信息化为梦想插上翅膀

  上午9点多,日喀则市桑珠孜区齐拉路上的日喀则齐鲁小学,60多名一年级小学生已经整齐地坐在“智慧”教室里。今天,老师要用现代化的“智慧黑板”给孩子们讲解课文《小鸭子和小公鸡》。孩子们盯着黑板,眼睛里闪烁着新奇与欣喜。

  铃声响起,老师走上讲台,打开身后悬挂的白色显示板,显示板上是今天课程相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显示屏上活灵活现的小鸭子和小公鸡让原本严肃的课堂氛围瞬间变得生动活泼。“‘智慧’教学让孩子们的眼界更宽,学习、思维能力也有了极大提高,未来,他们将会走上更宽广的人生路。”日喀则齐鲁小学校长拉琼说。

  日喀则齐鲁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只是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教育信息化在我区的发展,交互式一体机、远程授课系统、在线教育平台等“互联网+教育”应用,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区中小学建设多媒体教室9484间,覆盖率达73%;建设计算机教室789间,覆盖率达84%;全区中小学校教师拥有计算机的比例达100%,每百名学生拥有的信息化终端数量为8.22台,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在网络攻坚方面,全区已有92%的学校实现了宽带网络接入,其中出口带宽100M及以上的学校占73.36%,通过多方努力,预计今年年底,我区将实现“互联网+教育”中小学校全覆盖。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族群众对信息化教育的期待不再止于互联互通,更进一步希望促进教育公平。在这种理念驱动下,由区教育厅建设的“西藏教育珠峰旗云平台”应运而生,如今注册用户近60万、总资源数超过12万。平台集成了各类课程资料、教学视频以及别具特色的藏语教学辅导材料,师生可以免费使用,学习西藏乃至全国一流教师的课程与教研资料。“偏远地区的师生获取教育资源的成本大大降低。”朱生高说,平台上除了有课本扫描版本,还配有相应视频、语音资料。未来,所有孩子或许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教育会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续。

  思政教育铸魂育人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刚才大家听到了吗?是雄壮的国歌在布满朝霞的天际回响;刚才大家看到了吗?是夺目的五星红旗在清晨的第一缕清风中飘扬……”2019年4月下旬,山南市贡嘎县在各中小学校深入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 争做‘四讲四爱’好少年”活动,这段话摘自其中一名学生的演讲稿。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四为”服务,着力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入持续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定不移地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真正做到每名教师都是德育教师,每门课程都是德育课程,旗帜鲜明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领导权和管理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引领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核心看齐。

  始终坚持把政治合格作为育人的首要标准,大力实施“灵魂塑造工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反分裂斗争教育,突出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教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和感党恩教育,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带动影响家人理性对待宗教,消除宗教消极影响。

  积极创新载体方式途径。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开展“四讲四爱”“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奉献祖国、青春告白祖国”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学校、班级、宿舍和模范个人创建活动,稳步推进各民族学生混合住宿、混班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爱党爱国热情,增强了广大师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知之愈深,信之愈笃,行之愈实。一次又一次浸润洗礼,一次又一次理解和提升,随着我区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推进,全区各民族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进一步增强。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下一步,我区将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网络,着力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王莉

  资料来源:

  西藏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