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科技 > 科技人物  > 详细页面

鲁明善(维吾尔)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鱼耀 2018年06月04日 阅读量:

  元代杰出的农学家。以父字为姓,名铁柱,字明善。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人。生于1271年,卒于1368年,生活于元代后期。在元代结束了自唐末以来四百多年的几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分裂状态出现大一统局面,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元初维吾尔人从我国新疆地区入居中 原。鲁明善就是此时生长于内地的维吾尔族人。受过较好的教育,汉族文化素养很高。

  延祜元年(1314),鲁明善出任安丰肃政廉访使,兼劝农事。继承和发展我国周秦以来的农本思想,认为以农桑为本,才能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知礼明义。任内,察视江淮地区农情,研讨诸农书,编纂刊印了《农桑衣食撮要》又名《农桑撮要》、《养民月宜》二卷。约一万五千余字,按“月令”体裁撰写,列有农事二百零八条。按月列举应做之农事,包括农作物、栽培,家畜、家禽饲养,农产品的加工、贮藏等。全书文字通俗,简明扼要。至顺元年(1330),调任大都(今北京)后,此书再次刊印。对元代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曾起了一定的作用。

  他长期活动在淮河流域。认为:“农桑是衣食之本。务农桑,则衣食足;衣食足,则天下可久安长治。”他主张作为地方官,最根本的是要做好“劝农”,使老百姓能安心从事农业生产,在他担任地方官的寿春郡(今安徽寿县)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但他对此并不满足。

  公元1314年,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刻印。这是他经过刻苦学习和实践编写成的一部通俗易懂的农业技术推广资料。他从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出发,大胆否定和剔除了以往农家月令书中不切实际的内容及糟粕。全书约一万余字,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包括208件农业事物,是一本农村小百科全书,而且语言通俗易解。

  《农桑衣食撮要》是一部按月令记述我国各族劳动人民农事活动的农学专著。 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农学遗产极为丰富。如从《诗经》里的农事诗《七月》 、经《礼记·月令》和东汉崔实《四民月令》到唐末韩鄂的《四时纂要》都说明了一年不同月分的农事活动。但它们有的不是农学专著 有的揉杂大量糟粕,也有的 “ 其遗意而今多不传”。 所以《农桑衣食撮要》就成为我国农业科学史上第一部最详尽的以月令记述各族劳动人民农事活动的农学专著。它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耕作、水利、气象、瓜菜、果树、竹木、药草、桑蚕 、养蜂、畜牧、酿造以及农畜产品加工等方面。这部书的编写 体例 “ 分十二月令件系条别简明易晓”。就是说它按一年十二月以月分为纲把每月应进行的农、林、牧、副等项生产活动一件一条地加以排列并在每项农事活动的后面逐条地说明具体的生产技术,文字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如“ 十二月收 羊种,腊月生者良,正月亦好。春夏,早放早收,若收晚遇己午时,热必汗出,有尘土入毛内,即生疮疥,秋冬晚放 ,若放早,吃露水草,口内生疮,又鼻生脓。久在泥中,则生茧蹄,性好盐,常以盐吠为妙。”

  维吾尔族是祖国统一而多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有发达的农业和畜牧业。作为一个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在他的著作中不仅按月令叙述了农作物的选种,而且总结了新疆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经验。还特别提到了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收羊种、造酥油等。

  《农桑衣食撮要》总结的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主要是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较少,重点是中原地区的。它既总结当时代各族农牧民的生产经验,又很重视吸收和总结古代流传下来的生产经验。 这种兼收并蓄的风格,正反映了他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成为《农桑衣食撮要》一书的精华所在。

  对于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一书,历来的评价都是很高的,明朝的《永乐大典》和清朝的《四库全书》都收录此书。后人将此书与官颁的《农桑辑要》和王祯的《农书》并列为元代三大农书。在明朝建立初,朱元璋下令全国颁行,官府出钱,全国印发,就连上任官员也人手一册。仅仅二十年,就让明朝国力强盛,农事大增。

参考资料:阎崇年,《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8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