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人物 > 教育人物  > 详细页面

德吉草:一位充满诗意的藏族名师

来源:中国西藏网 作者:孙健 2018年11月29日 阅读量:

  德吉草,1993年至今于西南民族大学任教,研究重点为藏族文学方向。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宗喀巴大师中论广释译注》,参研《“一带一路”与藏传佛教发展研究》等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及5项省部级项目。还获得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少数民族文学评论优秀奖、四川省教改项目一等奖、西南民族大学教学质量二等奖和西南民族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四川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18年9月,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为“国家民委教学名师”。

图为德吉草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为“国家民委教学名师”。图片由德吉草提供。

  “我在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时期,寻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我是幸运而快乐的。能够与自己的民族文化相伴终生,能够与自己的学生共同进步,这是弥足珍贵的缘分,理应珍惜。” 德吉草对自己的职业充满了敬畏之情。

  民族文化的回归者

  8岁时,母亲把德吉草送到甘南夏河县第二小学读书。她印象最深的老师是班主任黄莉萍。与许多县城上的老师不一样,黄老师面貌清秀俊美,皮肤白皙,和蔼可亲的脸上总是带着温暖的笑容。黄老师教授的语文课,妙趣横生,学生们总是被她讲述的有趣故事吸引。直到今天,德吉草还说,她良好的语文基础,就是在一个小县城的学校打下的。从那时起,德吉草的心里便有了一个教师梦。

图为德吉草。图片由德吉草提供。

  德吉草依稀记得,她常和伙伴们在拉卜楞寺大经堂的走廊里玩耍,经堂大殿的飞檐上总是落满了白色和灰色的鸽子,偶尔有位不穿袈裟的长者从旁边的大殿里走出,他面目慈善,从不开口说话,手里拿着一大把金色的鲜花,放在门口的石阶上,又掩门而去。她和小伙伴们就一拥而上,把花朵拿回家插在罐头瓶中。白鸽、鲜花,还有呼啸而过的风,以及那位年长的僧人,是德吉草童年记忆中最深的印象。

  1980年,德吉草考取了当时的西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她从藏文拼读开始学起,奋力拼搏,不敢有一丝懈怠。学校为学生们安排了藏汉兼通的老师,德吉草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进步,你追我赶,经常跑到隔壁的进修班听课,还自己找老师补课。就这样,四年后,德吉草以全班第一名的总成绩毕业。她很欣慰自己能够在两种语言文化中自由行进,感谢父亲为自己作出的选择,感谢培育自己的老师,是他们让自己真正完成了从心理上、精神上对母体文化的归返,对过去的学习与生活,她充满了敬意与感恩。

  诗意的民族文学守护者

  1984年到1993年,德吉草在甘南州政府编译局从事古籍文献整理和翻译工作,她怀揣着理想,努力工作,参加过系列的藏文古籍文献的编目翻译、全州藏语文普及检查工作和全国两会的文字、口头翻译,还参加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志》的编写和州政协文史资料的翻译。工作之余,她着手翻译了藏族当代著名作家端智嘉的诗歌、散文,其中,《小路》和《风姑娘》被译成汉文后广受好评。她还与人合作翻译了著名学者更登群培的游记《金色的疆域》,并在《西藏文学》、《西藏研究》、《格桑花》等杂志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那段时间的历练,为德吉草今后从事民族文学研究和典籍翻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德吉草。图片由德吉草提供。

  1986年到1988年,德吉草被单位派到中央民族大学进修,这种与多民族同学和睦相处的岁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后来对多元文化的关注,也使她积累了不少文化比较的经验和多重文化的体验。

  1993年8月,德吉草调到成都,在西南民族大学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起航。在以“和合偕习,自信自强”为校训的西南民族大学,德吉草寻找到了自己的学术目标,把自己关注并热爱的藏族文学作为研究的重点,先后撰写并出版了《歌者无悔—当代藏族作家作品选评》、《族群互动与多元创造》(合作)、《藏族道德研究》、《四川藏区的文化艺术》、《诗意地栖居——当代藏族作家心路历程》、《当代藏族作家双语创作研究》、《藏族当代文学批评》等7部著作。她的文章没有“裂变”式的大起大落,也没有篇幅冗长的深奥理论。从事当代文学研究近二十年,她的文字始终保持着一种均匀的节奏,一种稳定的美学追求,一种深厚的民族感情,一种晶莹明亮的叙述风格,她始终信奉并坚守文学最本质的道德与伦理。

  除了文学评论以外,德吉草还充分发挥自己在藏汉翻译方面的特长,翻译了藏传佛教宁玛派重要典籍《隆钦七宝藏之宗轮藏》,在《西藏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中国藏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认识阿来》、《多元文化主义与藏族母语文学》、《失落与重构》、《古典名著<莲苑歌舞>对藏族当代文学的启示》等40多篇论文。

  德吉草认为,那些对生活充满了真正宽容、敬畏与感恩之心的人,那些与自然和睦相处最朴实生活的歌者和体验者,才契合她心目中最纯粹、最本色的文学性。

  温柔又充满力量的师者

  教师这个名称,在藏族传统文化中是个神圣的称谓,是善的意念的播洒者和人生经验的阐发者。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知识修养,必须对学术对知识有敬畏之心,要有一颗爱的心怀和平和的心灵境界。这样的人,才能学以致远,与人相处才能如沐春风。

图为德吉草和毕业生合影。图片由德吉草提供。

  作为西南民族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德吉草以自己稳定的研究方向和丰富的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关注学科的发展与前沿知识。她忠告学生:初生牛犊应该怕虎,因为这个世界是以“虎”们的经验建构的,在大力张扬个性自由,对传统文化不屑一顾、偏执多于理性的今天,她告诉这些年轻学生们:“教养比强硬更有力量。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满怀温暖的敬意,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批判或质疑”。在她主讲的《藏族文学史》的课堂上,德吉草总是鼓励学生不断通过自己的眼睛,用知识去贴近历史的真相,而不要纠结于文学在历史上设置的种种浪漫与传奇,分清藏族文学史上文史并重、以文述史的优与弊。她的课堂总是充满了启发与互动,深受大家欢迎。《藏族文学史》这门课也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目前已全部视频化,进入超星数字图书馆“名师讲坛”栏目。同时她还新开设了《文学人类学》、《藏族现当代文学评论》等课,以自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多学科互动交叉的教学方法,实践着自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教育理念。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的硕士生导师,德吉草还承担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主讲“文学理论研究”、“藏族当代文学创作研究”、“外国文学思潮”等课。她严格要求学生,在学术上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造假与取巧,她说:“虽然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可以拿钱去交易学术,可以用钱去赎买学位,但作为一个未来从事藏族文化研究的人来说,这是最可耻的事。”她要求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去做学问,否则任何建立在缺陷人格上的知识塔基,最终都会全盘倒塌。

  许多学生说:“德吉草老师是我们最敬重的老师,她不只是教给我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我们方法,教给我们如何把知识化解成自己的人格与品性。”

  还有很多学生说:“德吉草老师带我们走进了藏族文学和藏族历史,让我们感受到藏族文化的另一种‘美’。老师的言行举止间,都带着一种母性的温柔和文人的优雅。”

  近几年,随着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藏族文化以其丰富多彩的内涵和博大精深的精神,呈现出巨大的张力和影响力。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德吉草深深感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性。她认为,民族高校是展示少数民族文化的窗口,高校教师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也理应是文化的传播者。她把自己对文化的感悟,当作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以自己扎实的学术思想为基点,在西南民族大学组织部承办的各类文化综合能力提升培训工作中。作为骨干教师,德吉草主讲了“藏族文化与和谐社会”、“藏传佛教文化的当代价值”等为题的学术讲座近20余场(次),深受学员们的称赞。许多学员在自己的心得笔记上留下了这样的话语:“您是我们仰慕的老师,您在课堂上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藏族文化的魅力,还是这个文化曾经被忽视过的品质,您是一位开掘者”。

  为了进一步弘扬藏族文化,展示藏学学院的学科特色,德吉草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一些重要的民族传统文化节庆和大型文化活动,为全校师生主讲了“燃灯节与宗喀巴大师”、“玉树地震中的生命关爱”、“阿里之行与原生态文化对话”、“藏族戏剧中的文化解读”等学术讲座十余场。她还积极参与公安部、成都军区与西南民大联合承办的藏汉双语干部培训,始终坚守自己长期以来对文化的亲历与感悟,她说“一个民族要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她的文化承接者们就要有足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自强的深刻认识,要对自己或其他的文化始终保持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跳出既不自大又不自卑的窠臼。当寻找到自己民族文化真正的价值时,才会学会不断的反思,才能与其他的不同文化在人文价值观上取得共识,才能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和而不同’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让学生懂得生命之爱、文化之美和人性之善。从德吉草老师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教育的温度,感受到了一种坚强而不失温柔的力量。

  

资料来源:中国西藏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