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特色村寨 > 特色村寨资讯  > 详细页面

单德启:浅谈新时代我国民族建筑保护策略与创新发展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2020年09月17日 阅读量: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一、何谓“民族建筑”

  长期以来,大家在谈到“民族建筑”这个话题时,很多人对“民族建筑”的概念是模糊的,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首先,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保留至今,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唐、宋时期的遗存已不多,明、清时期的遗存较多,当然也有近代的,包括民国时期的:从分布来看,汉民族聚集区,已有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区,此外还有中国的港、澳、台等地区;从类型来看,主要有遗存类型、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和已挂牌的文物建筑等;分布较广的各个地方的传统民居也属于民族建筑范畴。

  第二,具有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现代建筑,即广义上的“民族建筑”概念,理应包括这一类现代建筑。

  总而言之,“民族建筑”是一个内涵很广的概念,但是在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中,还需要界定得明确一些、清晰些,以便在实现行业保护与发展的同时,做到有的放矢。

二、民族建筑的保护策略

  发展现代旅游业,尤其是民族建筑文化旅游当然是不错的。民族建筑(聚落)在我国某些地区得到了较好保护,并得到了较大的投入。但总的来说,这些聚落中只有部分村子结构改变,大部分残缺,它们一般多在不发达地区,政府投入不足,百姓也没有钱。如果不吸引资金,基本的保护就难以得到保障。有些村庄,房屋破旧废弃了,人口流动造成空心村。新建的房屋,不可能遵循原来的模式。此外,生产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地方甚至连工具车和从外而来的小汽车也不能进入村镇街巷,因为原来街巷的尺度结构不适应现代的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需求。

  因此我认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对于传统村落来说,要“少保留,大更新”,这是一个整体策略。

  谈到具体的保护方式,我认为,就在于需要多种方式来进行保护。

  首先,原地、原样保护,这是少数。政府必须要投入,政府若不投入,则必须要有旅游收入来提供经济支撑。

  二是异地保护。我在德国汉诺威老城看到的莱布尼茨故居,是从古城外面搬来的,这样既便于保护,便于更多的人来参观,也便于管理。中国其实也有类似异地保护实例,可以在当地实现异地保护,也可以实现跨区域异地保护,作为文化展示。这种保护方式的好处是建筑的保护有保证,但缺陷是建筑失去了原生态,不在原有的环境之中,更没有原住民的生活。

  因此,原汁原味的保护,只会是少量的。异地保护,作为一种民居建筑物的保护,应该是可行的,但缺点是这种保护方式缺少了原居民的生活,因为作为“人居环境”的民居,是要“有道有器、有房子有生活”,这种保护只能说是“民居建筑物”的保护。

  其三是“镶嵌保护”,即新旧并存,在老的村镇中,可以建新建筑,在新的村镇乃至城市中,可以镶嵌或移植进老建筑,或按照老的方式来建,但是要“和”,新老建筑相互之间是一种“和谐”“协调”的关系。老的里面镶嵌了现代的,解决了很多功能的问题,既是保护,又丰富了文化景观。

  四是“废墟保护”。在欧洲很多的“废墟保护”大多是由于二战的原因,当年炮火下遗存的废墟,它见证了历史,沿袭着文脉,西班牙是个历史上战乱频发的古老国家,历史文化遗迹很多。在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参观时,导游领着我们去看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景点,实际就是保护下来的一段黄土墙壁,然而参观和拍照者众多,因为它有历史啊。但在中国就很可能不会保存下来了。

  五是“基因保护”,是文化传承上的“基因”保护。这是我探索最多,认为最需要我们思考、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一种保护方式。

  只有多种方式保护,才能保护更多的历史古城。“原封不动不可能,推到重来不合理。”那怎么办?中国有自己的建筑文化“基因”。所以要转变思路,在民族建筑的保护和更新思路上,要向前发展,思路也要创新。

  我们设想一下,假如中国的传统建筑完全不动,民居不能动、老城不能动、传统村镇不能动,保留所有的传统聚落和民族建筑,那中国人还要不要进步,要不要发展?最起码的,就是能不能住下十几亿中国人?而我们中国人的创造也到此为止了吗?我再反问一句,徽州民居也好、北京四合院也好,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建筑也好,天生就有吗?这些类型的传统建筑模式之前,中国人就不居住了吗?

  事实上,它们也都是在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中的某一历史阶段产生的模式,在某一个时代必有某种模式,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人的生活方式、人的审美、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了选择哪种模式是最好的。一旦这些条件变化了,传统建筑的模式早晚必然会随之改变。当前人类社会发展进步非常快,变化非常迅速。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会有文化交流、文化迁移、文化传承、文化演变等种种影响民族建筑保护和更新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因此我认为就是要在“保护与更新的矛盾统一”上下功夫。

  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基因”传承。但是要发现“基因”,探讨它在现代建筑上如何传承,以及传承的技术方式。比如,在高层建筑上搬用民居的符号、色彩、其尺度和视觉效果完全不对,不会成功。

  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探索“基因”保护,将传统民族建筑的“基因”传承在现代建筑之中,试图做些“化”的探索。所谓“基因”,源自遗传学,移植到建筑学领域,我认为就是:传统民族建筑认知、人与居住环境的理念和彼时应对的技术策略。

  “基因传承”,就是“基因”的保护和“基因”的运用,这是个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我们研究民族建筑,要保护一些老的建筑,要老的新的相互协调。但最难的是既要创造和发展新的,现代的,又要有自己民族特点的建筑。“基因”在哪里?怎么传承?这就需要我们几代人深入地持之以恒地探索。

三、民族建筑应以创新发展为导向

  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是川流不息的长河,不是一汪干涸的死水。一国,一民族,失去了文化传统就失去了生命力,就会走向灭亡。与此同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不与时俱进,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也会失去生命力,发展与变革是无法阻挡的!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的奠基人梁思成先生曾经强调过:“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眼于创新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制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中国传统民族建筑传承到现代,“实际需要”,“自然物理”也好,“材料”和“环境”也好,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民族建筑不能一味仿古,不能不创新。

  创新的途径,吴良镛院士提出“传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本土化”。我的理解是:对于那些民族建筑的老房子,以及传统城镇街区,必须进行现代化的更新改造,“原封不动”不可能,“推倒重来”也不合理。而对于那些历史上老祖宗们没有碰到的现代建筑和现代城市要求,我们实际产生的也好,借鉴西方的也好,也都必须结合国情加以本土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诚然,创新也是民族建筑发展的灵魂。我国的快速城市化和经济社会现代化转型,带来了传统民族建筑和传统聚落的保护,更新和改造多方面的、空前的矛盾,给学术理论带来了诸多难题,同时也给学术理论创新和保护与利用实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将激励我们几代人为之努力。

  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护好民族建筑,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民族建筑文化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我辈同仁贯彻执行乡村振兴战略时,一定要切实加大力度,解决好民族建筑保护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增强民族建筑保护和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做出自己的贡献。

  单德启,民居建筑大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原副会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建设部城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小城镇建设》编委会委员。多年来,单德启先生一直从事中国传统民居和当代乡土聚落,风景旅游建筑,小城镇建设研究,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更以其宽厚慈祥、朴实谦逊的性格影响了其弟子,桃李满天下。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与居住环境——中国民居》《中国传统民居聚落的保护与更新》《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背景下的城镇结构更新》等项目课题;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了专著《中国传统民居图说》徽州篇、桂北篇、越都篇、五邑篇;《中国民居》;以及主持编写了第一部地区建筑国家标准图《地方传统建筑(徽州地区)》(03J922-1)。完成或合作完成数十项规划设计:黄山《云谷山庄》《玉屏楼》改建;《广西融水整垛村干栏木楼改建》《九华山行政中心》、黄山汤口《艺术家接待中心》、绍兴《鲁迅故里保护规划》《奇墅湖国际旅游度假村》以及《威海文化路城市设计》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