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医药 > 藏医 > 特色疗法  > 详细页面

藏医特色疗法 藏医放血疗法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唐丽 2018年01月29日 阅读量:

  放血疗法是一种藏医特色外治疗法,藏名为“达日卡”或“达日嘎”,“达日”是刺破之意,“卡”是指将脉道用刀具刺破放出坏血,其刺破之刀口为“卡”。《四部医典》中设立专章,对放血疗法的工具、部位、过程和效用等方面祥加论述,被推为藏医各种外治疗法之首。放血疗法是在身体体表一定部位的脉道,用形状和功能各异的针刀器具将血管切开或穿破放血,借以将病血及其同行的疫气引出体外,达到治疗的目的。藏医认为,人固有的血和赤巴等物质由于内外因素引起紊乱失去平衡而发生扩散伤热、波动热、炎肿、疮疡、痛风、黄水病等多种疾病,这些病变使体内精微运化功能衰弱,血液不能正常生化而转变为病血,造成脉管障碍、肌肤等组织炎肿、充血、瘀血及溃烂等。放血疗法通过割刺有关脉道和痛点,将病血及其同行之疫气排除体外,起到下泻病血、通活脉络、祛瘀生新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放血疗法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放血时间、放血部位、操作过程和放血量,是一种非常系统而严格的外治疗法。

  1.放血疗法使用的器械

  藏医放血疗法使用的器械多种,包括管翎针、斧形刀、弯头月状刀、镰形刀、靠背刀、膛口刀等,长约六指,所用金属材料坚固,经精工锤炼制成,刀刃锋利“锐度向上吹刃截断毛”。《四部医典》中记述。“讲到刺肉排血砭针部,形如鸟雀翎管长六指,用于肉隙血脉单穿刺。钝背锐尖放血宫颈口,形如斧刀骨上脉口针,状如弯刀可将肿部刮,八指镰形划除舌肿部,如刺膛形割除头部疮”。详细描述了切开皮肉放血之用的针刀器具,形如麻雀的羽毛,长约六指,用于割刺肌肉间隙的血脉。刀尖极锐的靠背刀用于在脏器和微穴道部位放血。斧形手术刀用于在靠近骨上的脉道处放血。弯状刀具用于在肿胀部位刮擦。长约八指的镰状刀具用于舌部的划割。膛口刀用于切除头部疮疡。

  2.放血时机和过程  

  根据病种和病程的不同,可分别选择病程的早期、中期和晚期这三个不同时段进行放血治疗。凡是热性病早期,应在热症初起,热势亢盛的时期及时放血。其他在疾病早期放血施疗的情况还有,体腔出血危及五腑,流血过多而不止;鼻、口和子宫出血不止;血降于体腔,外物击打引起的创伤发炎扩散和上腹腔坏血下落渗入脏器;血压增加,血紊乱;热病发病急骤,不循常规发展,也来不及服用促使疾病成熟或正常血与病血分离的药物,需要立即应用放血疗法等。在病程中期施以放血疗法的情况,恶寒消失,出现急剧刺痛、血脉亢盛,或出现沉重、麻木、胀满的感觉,或在正常血与病血分离后,再应用放血疗法加以治疗。在病程后期施以放血疗法的情况,凡血病和胆病散布,病血散布于脉道,或因饮食不适当引发热症致使余热未消遗留疾病复发,散布于脉道,先服用促使疾病成熟和将病血分离的汤药,将正常血与病血分离之后,再应用放血疗法加以治疗。放血施治的时机要适当,早了会诱发隆型疾病,热疾随之扩散,晚了会使疾病扩散至血脉而不易根除,热势过大则五脏和脉道会腐烂化脓。

  藏医放血过程分为鼓脉、进刀、察血、掌握出血量等步骤。所谓鼓脉,是设法使血流旺盛,如可在放血前三天先内服一些分解药如三果汤(由诃子、毛诃子、余甘子组成),目的是将病血和正血分开。放血前应温暖躯体,待血流旺畅时,用扁形细绳捆扎放血以上部位,缚扎部位视放血穴位而定。缚扎时皮肤不能发皱,要均匀地缚扎。如果不缚扎就刺不准,扭挫了针也刺不出血。缚扎后的脉道须用手指揉搓,刺时用手指将脉道按定,稍微向下用力按捺,使脉位不易移动。一般在缚扎处三指以下刺破放血。所谓进刀,是指在缚扎部位之下部三横指处进刀放血,进刀法有侧穿法、直划法、顶剖法、横断法、复切法、斜切法、点刺法等几种。一般进刀放血部位避开要害部位。放血时须准确掌握脉位和次序,否则会造成将下部之血引向上部,或将上部之血迫降于下部等弊病。所谓察血,是指辨察正常血和病血。凡是刺破血脉后刀口出血压力大,浓度稀而色黄,气味浓,血质疏虚,血液表面呈花白色如马鸡之背,血中有白色泡沫、黏液、脓及胆汁者为病血或坏血,病血放出后可止痛、除病,病血放尽后出现的鲜红色血液为正常血。隆型疾病的血色紫而流粗、泡沫呈现红色;赤巴型疾病的血色黄而稀,有臭味;培根型疾病的血色红而发白、浓滑;血色朱红犹如茜草汁者是正常血,不可再放。

  放血血量,要根据病情和病人的情况而定。一般病血流尽,正血出现,即应停止,勿放血过多,以免损伤正气。血多、血机紊乱引起的疼痛、体腔积血等情况可酌情放出少量正常血。一般放血后需进行适当的善后调理。

  3.放血部位及应用  

  《四部医典》中记载放血部位七十二个,分别位于头部及颈部、上肢部位、下肢部位及各细小部位。本节简述藏医对一些病症应用放血疗法的施治情况。

  一般来说,上半身疾病多在细顶脉与露顶脉针刺放血施治。下半身疾病多在踝脉与胫尾针刺放血施治。身体中部疾病多在腑脉与短角脉针刺放血。胸部疾病多在露顶脉与六首穴针刺放血。心肺疾病在小端脉与肺总脉针刺放血。心热症多在腑脉、舌脉与颈脉等处针刺放血施治。肺热症在六头脉、露顶脉、挠上穴等处针刺放血。胃热症在六会针刺放血。胆热症在正长脉、细脉、金枪脉针刺放血。肾热症在脏尾、阳物两侧针刺放血。肌热症在肺肝脉针刺放血。热性肝病在短角、露顶脉针刺放血。热性脾病在笼头脉与无名指背侧脉道针刺放血。热性骨病在肾脉针刺放血。乳房与肝疾多在腑脉和短翅脉针刺放血。肠道疾病在踝脉针刺放血。皮肤热与黄水症在肝胆脉针刺放血。坠肾脏者,在腔尾穴针刺放血。剧痛者,在短角、肺脉针刺放血。食欲不振者,在胆脉针刺放血,也可视病情在临近脉道针刺放血施治。

  针对具体病症的情况,目赤、角膜溃疡在眼脉针刺放血。鼻腔疾病取鼻尖针刺放血。耳病在耳脉针刺放血。牙齿疾病、眼病、鼻腔疾病等,均在后髻脉穴针刺放血。牙齿疾病在齿脉、小端穴、臂脉针刺放血。培根型与赤巴型头痛、饮酒后头痛、前额刺痛、囟会沉重、眼睛不张者,需避开囟会穴在金枪脉与银枪脉针刺放血。颈项强直,在阴穴放血。心热剧渴者,在舌脉针刺放血。心热肺咳呼吸不畅、瘴哑等,在喉部中间的颈脉针刺放血。脑寄生虫、体腔出血危及五脏、紊乱症蔓延、肺病扩散、牙齿疾病、肿痞、瘰疬等,在小端穴针刺放血。上半身刺痛、肺热、头痛等,在臂脉针刺放血。肺、心、膈膜、胸、背交互疼痛,气短等,在六首穴与露顶穴针刺放血。心、肺、膈膜、胸前后疼痛,在腑脉穴针刺放血。心肺血亢者,在心、肺之总脉针刺放血。目黄、身体无力沉重、食欲不振等,在胆脉、纯遒二细脉针刺放血。肝、脾、膈膜患扩散症与紊乱症,刺痛,热性痞块等,在短角脉针刺放血。瘠哑、肺疾久咳,在露顶脉针刺放血。上身、胃、肝、膈膜及两肋疼痛等,在肝、肺之总脉针刺放血。血病、赤巴病须在肝、胆之总脉针刺放血。胃与肝的血病在背脉、六会穴针刺放血。肠道和腹部外伤、睾丸肿胀、痔疮、子官疾病、下身沉重等,在髂脉针刺放血。后背强直、颈部后仰、腰背疼痛、月经淋漓等,在胭脉针刺放血。伤及脾、疾病扩散、黄水病、皮肤病、胆病、水肿等,在笼头穴针刺放血。肾病扩散、伤及腰部、两腿拖曳、行动不便、小腿疼痛、髋关节疼痛、内脏脓疡、崩漏等,在胫尾穴针刺放血。下身外伤引起崩漏、脏腑绞痛、小便闭塞等,在踝脉针刺放血。小肠出血、头部疾病坠入心脏、长期不愈之心脏病等,在小肠俞针刺放血。足心与足背肿胀、黄水病等,在颜面、马鐙脉针刺放血。一般热症病情严重者,在颈端脉由上向下针刺放血。病势小者,在细脉由下向上针刺放血。病势严重者,可在细脉多次针刺放血,在颈端脉、髂脉针刺放血效果较好,否则,放血的部位次序混乱,会使下身的血液上行,致使体质虚弱,上身的血液下行,导致胃火衰败。

  放血疗法施治后可用手指揉搓伤口,冷石罨敷,妥善包扎,注意活动,放出病血后禁忌饮酒。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