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医药 > 其他民族医药  > 详细页面

壮族医药

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8年01月11日 阅读量: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唐代以后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并渗透中医学的壮族医学。在唐宋时期的医书中收录了一部分岭南解毒、治瘴气的药方,并在医书分类中出现了“岭南方”,标志着包括壮族医药在内的南方少数民族医药在祖国传统医药学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明清时期是壮族医药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壮医,除了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广西各地方志中有记载外,还开办有地方医药教育机构,出现了不少壮族医药家。

  壮药属于发展中的民族药,基本上处于民族药和民间药交融的状态。壮族聚居区地处岭南亚热带地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动物药应用较为普遍,民间历来有“扶正补虚必配用血肉之品”的用药经验。

  主产或特产于壮族地区的壮药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三七”是一味著名的壮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应用十分广泛。其他如罗汉果、肉桂、八角、金银花、蛤蚧、蚺蛇等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已受到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目前,广西的中成药产业已初具规模,如正骨水、云香精、中华跌打丸、金鸡冲服剂、鸡骨草丸、炎见宁、三金片、百年乐、大力神等,都是在壮医验方秘方或其他民间单方、秘方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

  壮医的特色疗法主要有目诊、壮族药竹筒拔罐、竹筒梅花针刺法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