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医药 > 其他民族医药  > 详细页面

回族医药:东西方医药文化结合的产物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李海东 文/图 2018年12月20日 阅读量:

铁药碾子,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文物,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用于药材的碾制加工。

  回族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与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东西合璧”的产物。当欧洲其他各国尚未脱离神学统治之时,阿拉伯人开始发展科学文化。他们开办大学、建立图书馆、培养大批人才,阿拉伯文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在所有科目中,医学最引人瞩目,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曾到达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大月氏(今阿富汗北部)、大夏(今阿姆河南)、康居(今中亚撒马尔罕)等国,并从大月氏经安息(今伊朗)直抵大秦(今罗马),由此东西方文化交往频繁,经此路输入中国的物品中,有不少药物。据统计,这些药物有:矿物类药如石硫黄、密陀僧等18种;植物类药如木香、豆蔻等58种;动物药羚羊角及龙涎等16种,共计92种。其中相当一部分属阿拉伯地区的药物,这些药物均被当时汉医吸收和应用。

  阿拉伯地区与中国的正式友好往来始于唐代,“回回”医药也兴于此时。据史料记载,很多大食人在安史之乱后移居长安,大部分长期居住在“西市”一带从事“回回”奇香异药经营。盛唐和五代时期,阿拉伯与中国关系最密切的是商业贸易,医药方面则是香药进口,经营香药珠宝者达一二十万人,单香药贸易就有千斤之多,大大丰富了中药品种。到唐末和五代时,最负盛名的“回回”医药家是李珣,人称“李波斯”,著有《海药本草》。该书以“海药”命名,收录的药物多来自海外。该书是总结唐末南方药物与海外药物临床应用的本草学著作,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是“回回”医学的重要典籍。

  宋代的中阿海外贸易较唐代有很大的发展,贸易品种由唐代的香药为辅,渐变为以香药贸易为主。宋太祖曾下诏对海外香药香料发放通行的有37种,其销路较广的是有医疗作用的香药,如丁香、木香、龙脑香、乳香、草豆蔻、沉香、檀香、龙涎香、苏合香油等。大量香药的引进,大大丰富了中医方药及治疗方法。

  金元之际,西域技术之士、医家之流多入仕于元,如爱薛、答里麻等。官方设立的广惠司就是回回医家的大本营。中医界出现了金元四大学派,回回医药文化也发展到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诞生了集阿拉伯医药学与中国传统医学为一体的医药学大型综合性典籍《回回药方》。该书现存明抄本,原书36卷,仅残存4卷,藏于国家图书馆。全文基本用汉语记述,并夹杂不少阿拉伯、波斯药物名称术语的原文和音译词汇,是一部包括内、外、妇、儿、骨伤、皮肤等科的回族医学书。

  据研究,《回回药方》中记录的药方,特色突出、东西合璧。在药物剂型的运用方面,既有中式的丸、散、膏、汤,又保存有阿拉伯式的芳香挥发药、滴鼻剂、露酒剂、油剂、糖浆剂;有些医方的临床应用,如菖蒲煎剂治疗中风等,既借鉴了中国传统医学经验,又和回回医药相结合。该书反映了在其成书时代,中国回族医药对疾病认识在理论上已较成熟,既保存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成份,又吸收了阿拉伯医学的元素,表明回族医药是东西方医药文化结合的产物。

  2008年6月,回族医药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