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资讯  > 详细页面

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绘制传承保护新图景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谭晓璇 阳云 2021年02月01日 阅读量:

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举办铜鼓会活动,祈福美好生活,助力旅游发展。 东兰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供图

  ◆ 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绘制传承保护新图景

  “世界铜鼓在中国,中国铜鼓在广西,广西铜鼓在河池。”广西河池铜鼓可以追溯到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世界传世铜鼓达2400多面,河池就有1400多面,占世界铜鼓藏量的一半以上,因此得名“世界铜鼓之乡”。在河池市境内的壮、瑶、苗等多民族聚居村寨中,凡传统节日、庆祝集会及婚嫁喜庆,都有奏铜鼓乐、唱铜鼓歌、跳铜鼓舞的习俗。击鼓而舞,伴舞而歌。千百年来,铜鼓与当地各民族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铜鼓文化。

  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于2012年批复设立,是广西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验区以河池市红水河流域为中心,对集中分布、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铜鼓习俗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文化生态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实验区保护范围涵盖河池市全境11个县(市),空间布局结构分为核心区、次核心区、延伸区。多年来,河池市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大力推进实验区建设,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绘制文化传承新图景。

  ◆易地扶贫搬迁,推进文化传承保护

  自实验区设立以来,河池当地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在各项工作中统筹兼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河池市南丹县是我国白裤瑶之乡。白裤瑶因较好地传承、保护了古朴、独特的寨居文化、服饰文化、陀螺文化、铜鼓文化等,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2017年,南丹县利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旅游开发项目。该项目投资13.7亿元,建设安置住房2471套,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设里湖王尚安置点、八圩瑶寨安置点和八圩社区安置点等3个移民安置点,安置白裤瑶贫困群众1.35万人。白裤瑶群众把家从大山深处搬出来的同时,也把独具魅力的民族民俗文化“搬”了出来。

  南丹铜鼓舞“勤泽格拉”,意为“打老猴”,动作古朴、粗犷敏捷、刚劲有力,是白裤瑶的传统舞蹈,2014年11月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易地扶贫移民安置点积极组织移民群众传承这一传统民俗,并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也让更多人见识到白裤瑶文化的魅力。

  南丹县瑶族服饰历史悠久、制作精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实验区的牵头指导下,里湖王尚安置点朵努社区的移民群众坚持传承瑶族服饰文化,大多数中青年妇女都掌握了南丹瑶族服饰的织、染、绣等制作技艺。同时,依托服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里湖王尚移民新区通过开办白裤瑶民俗文化传承集体培训班,吸纳旅游合作社社员接受瑶族服饰制作技艺、民族特色旅游工艺品开发、电商平台销售等培训,提高当地群众传承非遗的能力,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2019年,里湖王尚安置点(千家瑶寨景区)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建立非遗工坊,助力就业扶贫

  近年来,实验区深入挖掘铜鼓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依托覆盖面广、从业人员多、带动就业强、市场潜力好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建设非遗扶贫工坊和扶贫车间,培养带动传承人通过“非遗+扶贫+产业”,推动地区贫困户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在南丹县“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河池市民宗部门投入402万元,建设了共计500平方米的民族工艺产品展示中心和460平方米的民族工艺扶贫车间,其中包括铜鼓寨铜鼓民族工艺扶贫车间、陀螺寨陀螺民族工艺扶贫车间、粘膏寨阿娅作坊(手工织坊、蓝靛染坊)等项目,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创业。

  在巴马瑶族自治县,实验区通过设立红糖非遗扶贫工坊,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巴马红糖世家第十二代传人张杰,创办成立广西巴马瑶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采用“农户+企业+工坊”的方式运营。从甘蔗种植、收割到加工,“瑶娃红糖”全部采用传统工艺,确保产品品质,并积极拓展销路。截至2019年,“瑶娃红糖”的客户累计超10万人次,产品销往浙江、上海、广东等地,带动当地近30家农户脱贫致富。

  在实验区的引领下,河池市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非遗传承人积极发挥作用,助推群众脱贫致富。南丹县绣玉工艺品有限公司先后研究开发马尾绣等工艺品200多种,带动当地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南丹县八圩乡瑶寨村瑶族服饰生产性保护示范户黎凤珍,依托染布坊创办扶贫车间,带动24户贫困户增收,人均月增收2500元;瑶族服饰生产性示范户何金秀,带动12户贫困户妇女制作瑶族服饰增收;都安县东庙乡东庙村非遗传承人蓝德租用10亩土地成立旱藕粉加工场,带动全村70多户从事旱藕粉加工,加工场年收入达100万元。

  ◆“非遗+旅游”,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多年来,实验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基本方针,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河池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打造河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

  实验区利用铜鼓舞“勤泽格拉”、瑶族服饰等非遗项目,打造国家级4A景区——南丹歌娅思谷景区。景区围绕瑶族婚俗、服饰、建筑、饮食等来建设,体现当地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采取“旅游公司+农民合作社+农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农户土地流转获利,并通过优先安排租地农户就业、周边群众优先低价租赁景区商铺、周边村屯群众考虑承包景区工程项目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截至目前,景区已累计劳务支出1300多万元,农户月收入超过2000元。

  同时,实验区充分挖掘当地各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结合“壮族三月三”“519中国旅游日”“冬游广西”等文化旅游主题宣传活动,先后举办了金城江六甲壮族“灶王”文化旅游节、金城江保平扁担文化旅游节、南丹白裤瑶年街节、天峨红水河壮族蚂拐民俗文化节、环江毛南族分龙节、瑶族祝著节、刘三姐文化旅游节、仫佬族依饭节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此外,实验区还将非遗项目和旅游开发相结合,推出涵盖整个实验区的桂西生态保护区少数民族风情游、刘三姐民族风情游和东巴凤长寿金三角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并将这些线路列入河池市精品旅游线路进行宣传推广。在“非遗+节庆”、“非遗+旅游”等的宣传推动下,河池市文化旅游发展迅速,旅游人数、收入不断增长,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2019年,河池市共接待国内游客4493.01万人次,同比增长31.74%;国内旅游消费548.22亿元,同比增长34.68%。

作者:谭晓璇 阳云

  资料来源:

  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