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资讯  > 详细页面

守好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

——第六届中国民族文化遗产论坛举行

来源:民族画报 作者:周静静 2021年03月09日 阅读量:

  2020年11月28日至29日,第六届中国民族文化遗产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等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高校、科研院所的12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究、探讨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本次活动共有8场分论坛,发表论文46篇,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

在湖北恩施土家民俗博物馆,当地妇女现场演示鞋垫刺绣。 宋文摄

  强调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

  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文化遗产中蕴含着民族的精神基因,保护好文化遗产,就是保存历史之源,铸就文化之魂。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均强调要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认为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对于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遗产丰富多样,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有着滋养人心、凝心聚力等多种作用。”厦门理工学院教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专委会秘书长刘芝凤表示。

  “民族文化遗产根系庞大、生命力旺盛。现阶段,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首先要发自内心地了解、尊重民族文化遗产的价值。”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院长郭肖华认为,当下尤其要利用新渠道、新方法,面向年轻人群体做好这一宣传。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副院长杨超则通过分析广西左江岩画的“精神气候”表示:“所谓‘精神气候’,和自然界的气候一样起作用。具有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左江岩画,正是在中华文化‘精神气候’的影响之下孕育而生,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

  来自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石廷金就“广告创意中的非遗元素分析”主题进行发言,他认为非遗元素和符号在广告媒介中的运用,可以通过新视角促进非遗文化走进大众生活,引导人们感悟非遗深层文化底蕴,唤醒大众对非遗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形成民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民族文化同样如此。”石廷金说。

侗族青年兰才生展示以侗族服饰为主题创作的插画作品。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探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之路

  面对现代化进程,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如何面对和解决申遗成功后的遗产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本次论坛的主要探讨内容。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苑利认为,大部分民族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工艺都比较复杂,其传承靠典籍与实物无法实现,只能通过手把手师傅带徒弟式的活态传承来实现,这种活态传承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一种重要而独特的手段与方式,应引起高度重视。活态传承的主要领域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工艺技术、传统礼仪和传统节日等。“传承人在内容上更注重民间文化的传承,在形式上更注重活态文化的传承,他们为中华文明的延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苑利说。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审、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林坚梳理了我国文化遗产的数量和分级情况、保护管理体系和方法,并表示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认识、机制、方法、技术、公众参与、资金、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建立地方特色博物馆,如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就极为必要。”林坚表示。

  贵州民族大学教授龚锐以其研究的“贵州云台山申遗成功后存在的问题”为例,表示云台山申遗成功对提升当地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揭示了云台山的旅游开发虽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对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龚锐建议合理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与开发和谐统一。

  “文化遗产是人类固态性物质文化和活态性生活文化的统一体,是人类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要坚持整体性保护与创新性发展的原则与路径。”厦门大学副教授王平说。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数字化越来越多地被引入文化遗产保护。

  “近年来,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以影像记录与数字传播为抓手,致力于东南海洋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传承,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创新实验样本。”郭肖华表示。

  长沙大学学报主任、主编张吕亦在“非遗的数字化生存与传播传承研究”主题发言中提出,“当今网络作为一种媒介已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像快手、抖音等具有草根效应、下沉风格的短视频平台所构成的场域,为非遗传承人自由演示与传播提供了新路径。”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赫哲村的赫哲族特色房屋。 张涛摄

  聚焦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与未来。论坛上,与会专家结合宣传案例,分析和揭示了民族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意义。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化创新中心副主任周建新从文化发展的主要理论入手,分析了文化积淀论到文化流动论的转变,并以深圳世界之窗、锦绣中华主题乐园、艺立方手信文化产业园、雪域手造等多个案例说明文化资源流动的必要性,指出文化跨界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来自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的孟玲玲和邢晗聚焦“乡村振兴”这一主题,通过对赫哲族艺术小镇的旅游模式、文创品牌设计的研究,探究其重焕生机的原因。孟玲玲认为,基于乡村振兴视角建设赫哲族艺术小镇,能够为市民提供具有民族文化、民俗特色的周边游、周末游、艺术游、亲子游基地,进而通过艺术的力量,为少数民族村镇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当地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

  设计源于生活,设计改变生活。邢晗表示,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愈发需要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的文化产品。目前,有众多将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创意合理结合、打造的产品,并逐步形成品牌,实现其品牌价值,这无疑是一种民族文化创新模式的探索和尝试。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副教授于华则关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对我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开发性保护,“基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视角、自贸港建设的视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阈,再思考海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远景,不失为有效的路径。”于华说。

  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屈峰分享了“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他说:“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化保护与传承,揭示了农业文化遗产固有的经济属性,有利于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的保护与传承,有助于农村三产融合和乡村振兴。”

作者:周静静

  资料来源:

  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