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序号 | 类别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1 | 民间文学 | Ⅰ—1 | 天祝土族《格萨尔》 | 西北民族大学 |
| 2 | Ⅰ—2 | 陇东红色歌谣 | 庆阳市 | |
| 3 | Ⅰ—3 | 肃南裕固族口头文学与语言 | 张掖市肃南县 | |
| 4 | Ⅰ—4 | 东乡族口头文学与语言 | 临夏州东乡县 | |
| 5 | Ⅰ—5 | 保安族口头文学与语言 | 临夏州积石山县 | |
| 6 | Ⅰ—6 | 河西宝卷(武威宝卷 | 武威市 | |
| 张掖宝卷 | 张掖市 | |||
| 酒泉宝卷) | 酒泉市 | |||
| 7 | Ⅰ—7 | 东乡族小经文与民间叙事长诗《米拉尕黑》 | 西北民族大学 | |
| 8 | 面见音乐 | Ⅱ—1 | 敦煌艺术—音乐技艺研承 | 敦煌研究院 |
| 9 | Ⅱ—2 | 花儿(莲花山花儿会 | 临夏州康乐县 | |
| 松鸣岩花儿会 | 临夏州和政县 | |||
| 二郎山花儿会 | 定西市岷县 | |||
| 新城花儿会 | 甘南州临潭县 | |||
| 张家川花儿会) | 天水市张家川县 | |||
| 10 | Ⅱ—3 | 佛宫音乐“道得尔” | 甘南州 | |
| 11 | Ⅱ—4 | 清水县道教音乐县 | 天水市清水县 | |
| 12 | Ⅱ—5 | 唢呐艺术 | 庆阳市西峰区、环县 | |
| 13 | Ⅱ—6 | 裕固族民歌 | 张掖市肃南县 | |
| 14 | Ⅱ—7 | 天祝藏族华锐民歌 | 武威市天祝县 | |
| 15 | Ⅱ—8 | 甘南藏族民歌 | 甘南州 | |
| 16 | 民间舞蹈 | Ⅲ—1 | 敦煌艺术—舞蹈技艺研承 | 敦煌研究院 |
| 17 | Ⅲ—2 | 高高跷 | 兰州市永登县 | |
| 18 | Ⅲ—3 | 兰州太平鼓舞 | 兰州市 | |
| 19 | Ⅲ—4 | 攻鼓子舞 | 武威市 | |
| 20 | Ⅲ—5 | 旋鼓舞 | 天水市武山县 | |
| 21 | Ⅲ—6 | 荷花舞 | 庆阳市西峰区 | |
| 22 | Ⅲ—7 | 巴当舞 | 定西市岷县 | |
| 23 | Ⅲ—8 | 甘地蹦子 | 酒泉市 | |
| 24 | Ⅲ—9 | 多地舞 | 甘南州舟曲县 | |
| 25 | Ⅲ—10 | 尕巴舞 | 甘南州迭部县 | |
| 26 | Ⅲ—11 | 巴郎鼓舞 | 甘南州卓尼县 | |
| 27 | Ⅲ—12 | 傩舞(文县傩舞—池歌昼永靖县傩舞 | 陇南市文县 | |
| 西固军傩) | 临夏州永靖县 | |||
| 兰州市西固区 | ||||
| 28 | Ⅲ—13 | 锅庄舞 | 甘南州 | |
| 29 | 传统戏剧 | Ⅳ—1 | 道情戏 | 省陇剧院、庆阳市 |
| 30 | Ⅳ—2 | 皮影戏 | ||
| (环县道情皮影戏 | 庆阳市环县 | |||
| 陇南影子腔 | 陇南市 | |||
| 永登皮影戏 | 兰州市永登县 | |||
| 天水皮影戏) | 天水市 | |||
| 31 | Ⅳ—3 | 曲子戏 | ||
| (敦煌曲子戏 | 酒泉敦煌市 | |||
| 华亭县曲子戏 | 平凉市华亭县 | |||
| 秦安老调 | 天水市秦安县 | |||
| 通渭县小曲) | 定西市通渭县 | |||
| 32 | Ⅳ—4 | 秦腔 | 省秦剧团 | |
| 33 | Ⅳ—5 | 灯盏头戏 | 平凉市灵台县 | |
| 34 | Ⅳ—6 | “南木特”藏戏 | 甘南州 | |
| 35 | Ⅳ—7 | 高山戏 | 陇南市武都区 | |
| 36 | Ⅳ—8 | 玉垒花灯戏 | 陇南市文县 | |
| 37 | 曲艺 | Ⅴ—1 | 兰州鼓子 | 兰州市 |
| 38 | Ⅴ—2 | 贤孝(凉州贤孝 | 武威市凉州区 | |
| 河州贤孝) | 临夏州临夏市 | |||
| 39 | Ⅴ—3 | 回族宴席曲 | 临夏州 | |
| 40 | Ⅴ—4 | 春官歌演唱 | 平凉市崆峒区 | |
| (平凉崆峒春官歌演唱 | 陇南市西和县 | |||
| 西和县春官歌演唱) | ||||
| 41 | Ⅴ—5 | 阿肯弹唱 | 酒泉市阿克塞县 | |
| 42 | Ⅴ—6 | 藏族民间弹唱 | 甘南州玛曲县 | |
| 43 | Ⅴ—7 | 南梁说唱 | 庆阳市华池县 | |
| 44 | Ⅴ—8 | 甘南“则肉”演唱 | 甘南州 | |
| 45 | 民间杂技与竞技 | Ⅵ—1 | 高抬 | 平凉市庄浪县 |
| 46 | Ⅵ—2 | 万人扯绳赛 | 甘南州临潭县 | |
| 47 | 民间美术 | Ⅶ—1 | 敦煌艺术—美术技艺研承 | 敦煌研究院 |
| 48 | Ⅶ—2 | 夜光杯雕 | ||
| (酒泉夜光杯雕 | 酒泉市 | |||
| 武山夜光杯雕) | 天水市武山县 | |||
| 49 | Ⅶ—3 | 藏族唐卡 | 甘南州 | |
| 50 | Ⅶ—4 | 砖雕 | 临夏州临夏县 | |
| 51 | Ⅶ—5 | 庆阳香包绣制 | 庆阳市 | |
| 52 | Ⅶ—6 | 木版窗花年画 | 定西市岷县 | |
| 53 | Ⅶ—7 | 剪纸 | 庆阳市、平凉市、定西市、天水市、白银市、张掖市、 | |
| 兰州市 | ||||
| 54 | Ⅶ—8 | 马尾编荷包 | 平凉市庄浪县 | |
| 55 | 传统手工技艺 | Ⅷ—1 | 敦煌古乐器制作技艺研承 | 敦煌研究院 |
| 56 | Ⅷ—2 | 天水雕漆制作技艺 | 天水市秦州区 | |
| 57 | Ⅷ—3 | 洮砚制作技艺 | ||
| (岷县洮砚制作技艺 | 定西市岷县 | |||
| 卓尼县洮砚制作技艺 | 甘南州卓尼县 | |||
| 临潭县洮砚制作技艺) | 甘南州临潭县 | |||
| 58 | Ⅷ—4 | 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 | 临夏州积石山县 | |
| 59 | Ⅷ—5 | 东乡族擀毡技艺 | 临夏州东乡县 | |
| 60 | Ⅷ—6 | 刻葫芦(临夏刻葫芦 | 临夏州临夏市 | |
| 兰州刻葫芦) | 兰州市 | |||
| 61 | Ⅷ—7 | 甘谷脊兽制作技艺 | 天水市甘谷县 | |
| 62 | Ⅷ—8 | 肃北县蒙古族马头琴制作技艺 | 酒泉市肃北县 | |
| 63 | Ⅷ—9 | 肃北雪山蒙古族马上用具制作技艺 | 酒泉市肃北县 | |
| 64 | Ⅷ—10 | 舟曲县织锦带 | 甘南州舟曲县 | |
| 65 | Ⅷ—11 | 夏河金属饰品制作技艺 | 甘南州夏河县 | |
| 66 | Ⅷ—12 | 兰州青城水烟制作技艺 | 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 | |
| 67 | Ⅷ—13 | 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 | 兰州市 | |
| 68 | 传统医药 | Ⅸ—1 | 灵台县皇甫谧针灸术 | 平凉市灵台县 |
| 69 | Ⅸ—2 | 藏医药 | 甘南州 | |
| 70 | 民俗 | Ⅹ—1 | 博峪采花节 | 甘南州舟曲县 |
| 71 | Ⅹ—2 | 夏河县香浪节 | 甘南州夏河县 | |
| 72 | Ⅹ—3 | 乞巧节 | 陇南市西和县 | |
| 73 | Ⅹ—4 | 合水面塑风俗 | 庆阳市合水县 | |
| 74 | Ⅹ—5 | 兰州羊皮筏子 | 兰州市 | |
| 75 | Ⅹ—6 | 陇东窑洞民居文化 | 庆阳市 | |
| 76 | Ⅹ—7 | 肃北雪山蒙古族服饰 | 酒泉市肃北县 | |
| 77 | Ⅹ—8 | 裕固族人生礼仪 | 张掖市肃南县 | |
| 78 | Ⅹ—9 | 太昊伏羲祭典 | 天水市 | |
| 79 | Ⅹ—10 | 十八路湫神祭典 | 定西市岷县 | |
| 80 | Ⅹ—11 | 西王母祭典 | 平凉市泾川县 | |
| 81 | Ⅹ—12 | 公刘祭典 | 庆阳市西峰区 | |
| 82 | Ⅹ—13 | 插箭节 | 甘南州 | |
| 83 | Ⅹ—14 | “※”字灯会 | 金昌市 | |
| 84 | Ⅹ—15 | 周祖祭典 | 庆阳市庆城县 | |
| 85 | Ⅹ—16 | 拉扎节 | 定西市临洮县 |
来源:甘南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