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资讯  > 详细页面

留住时代记忆的宏大工程

——“口述中国民族工作多媒体数据库建设”项目侧记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撰稿:王铁志 2020年07月20日 阅读量:

  重视田野调查和口传历史的收集,是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宝贵传统。因为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他们的历史以及神话传说等等,就是一代一代口耳相传传承下来的,没有口述史料或口传文学的补充完善,他们的历史文化是不完整的。

  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口述史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一些访谈和回忆录以当事者的亲身经历或感受,再现了一些被岁月尘封的历史,使我们感触到被正史忽略的一些侧面或者细节。这些口述史料,以其真实性和丰富性,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许多不足。

  研讨会全体人员合影(摄影:陈立民)

  2020年7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举办的“口述中国民族工作多媒体数据库建设”项目结项研讨会,现场展示的丰富成果使我为之一震,确实感受到这是一项留住时代记忆的宏大工程,是为记录民族工作发展历史,记录老一辈民族工作者、老专家学者他门在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等领域所作贡献的一项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项目发起人王宝顺(摄影:陈立民)

  项目的发起者和主要合作者王宝顺是我的同事,他是国家民委原司局级干部,曾做过国家领导同志的秘书。在职期间,负责接待少数民族参观团等事宜,因此与许多少数民族领袖人物和全国各地民族工作部门的负责同志、民族研究专家学者有广泛的接触。王宝顺是个有心人,他把工作中的一些重大活动和接触的各民族代表人物都拍了照片,收集成厚厚几大本拿给我看。他当时对我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民族工作者为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形成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的经历非常宝贵,这些人年事已高,退休以后我要专门采访他们,把他们的经历和经验抢救下来。这项工作难度非常大,一般人很难做下来。我当时虽然鼓励他,但是否能成功也心存疑虑。没想到他真的做了,而且一直坚持做了八年,才有了今天这样丰硕的成果。

  我在结项讨论会现场感叹,热爱民族工作的情怀、做事的认真执着精神、特殊的人脉关系是把这项工作做成功的重要因素,三者缺一不可。这个项目换做他人,没有这些条件,给了钱也不一定能得成。

笔者与王宝顺在讨论研究成果(摄影:陈立民)

  王宝顺做这项工作的热心情怀是我亲眼目睹的,我曾参加过几次这个课题的讨论会,说到激动之处,宝顺同志经常热泪盈眶。为了做好这个项目,宝顺同志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刚开始没有经费,他自己出钱买设备、顾摄影师、租办公室,后来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资助了几万元课题启动经费,项目名称定为“口述民族工作”,采取口头采访、拍摄录像的方式,记录这一代人的民族工作经历。但对于这样大的项目这点经费显然是杯水车薪。这个项目于2011年底开始策划准备,2012年初开始采访与拍摄,一直到2016年7月底,课题组历经4年多的时间,行程万里,先后在北京、宁夏、四川、广西、新疆、云南、内蒙古等七省市自治区,采访拍摄了258位老同志讲述民族工作亲历“口述”影像录音资料,时长在516小事左右,取得了初步成果。

部分口述史文字资料(拍照:孟原)

  这一时期,也是项目实施最艰难的阶段。由于缺乏经费支撑,采访工作眼看难以为继,这么好的项目如果中断了真是可惜,当时我们都心急如焚。好在宝顺同志有很强的资源动员能力,2016年8月,他当面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伟光院长汇报那课题进展情况,得到了社科院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后来形成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负责,与王宝顺设立的北京玄鉴民族史料文化工作室合作做好这个项目运作方式。合作后的项目名称为“口述中国民族工作多媒体数据库建设(第一期)”,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调查的子项目立项,获得了资金、人才、学术、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部分口述史文字资料(拍照:孟原)

  在合作项目中,王宝顺的北京玄鉴民族史料文化工作室团队仍然负责口述史的访谈和影视拍摄工作,从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又采访了258位老同志的“口述”影像录音资料,时长在716小时左右。这样加上第一阶段的成果,他们共采访了616位老同志,采集的“口述”影像录音资料总时长在1200小时左右。采访范围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民委,以及国家民委在京的所属文化单位。目前已将部分影像、录音资料转化成文字,约有210万字左右,已分省市自治区装订成册。

采访对象签名(摄影:孟原)

  在采集口述影像录音资料的同时,项目组还收集了大量的珍贵历史照片以及相关文物。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设计了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受访者签名簿,中间贴着绘有56个民族的音乐舞蹈图案的首日封或明信片,四周签上受访者的人名签名字、民族特征,有些还用民族文字书写,体现了中华各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风貌。签名簿有厚厚的几大本,设计精美,承载着民族工作口述史资源采集的经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博物馆收藏价值。

  利用影像手段做民族工作口述史,涉及比较专业的民族学、影像学、以及计算机数字处理技术等复杂知识。这对于初入门槛的非专业人士来说,遇到的困难之多可想而知。但宝顺同志虚心向老专家学者请教,一边干一边学,使采访水平逐步提高。由于采访对象的特殊性,有时也不能完全书本的经验去做。如制定详细的采访提纲,这是田野调查和访谈必不可少的一个工作环节。宝顺同志讲,有的采访对象八九十岁了,有的甚至病危,这时你不可能拿着提纲让他系统地回答问题。因此他能讲什么就拍摄什么,这也算是个收获,这类访谈是带有资料抢救的性质。他采访的对象,许多都是八九十岁的,最大的年龄102岁。有的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还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战士,抗美援朝中最可爱的人,有50年代民族参观团、访问团成员,有参加过民族大调查和民族识别的老专家、老同志。既有省部级领导干部,也有许多专家学者和艺术家。把这些老同志的民族工作经历、体验收集起来,确实是一份我国民族工作的宝贵历史遗产。

采访对象签名(摄影:孟原)

  这项工作也体现了国家对民族工作和民族工作者的关怀,项目组的同志介绍说,他们在贵州想采访一位80多岁的老领导,这位同志当时正生病住院,切开气管插上了呼吸机。但听说要采访他,本人和家属都希望摄制组去。老人冒着风险拔开插管,用手按着切口进行讲述,让摄制组完成了采访任务。没想到这个项目能使老同志强烈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以及对他们在历史上所做贡献的肯定,这使项目团队更加认识到了做好项目的价值和意义。

采访对象签名(摄影:孟原)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接手这个项目后,不仅对项目内容进行了扩展,也大大提升了项目的学术水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召开多次工作总结座谈会,在充分肯定前期工作的努力和成绩外,围绕着项目是倾向宣传,还是倾向学术,还是偏重史料进行讨论。最后大家取得共识,明确项目除了关注个人经历外,也要更多的关注大事件,大问题,要更加聚焦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特色和演进脉络,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政策效果,同时也要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口述史素材进行计数字化处理,建立口述中国民族工作多媒体数据库。因此,合作项目第一期取得的成果类型是多样的。主要有三类,一是由王宝顺负责采访的616位老同志影像、文字资料。二是由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影视人类学研究室负责制作的系列专题化口述民族工作专题影片。三由该所网络信息中心负责设计的软件和“口述中国民族工作多媒体数据库”。

系列专题化口述民族工作专题影片(摄影:孟原)

  根据前期工作经验和项目组确定的工作方向,从2018年7月开始,由庞涛研究员负责的影视人类学研究室转向制作系列化专题口述民族工作专题影片,至今已制作了6部影片,并于2019年10月在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些影片分别为:

  1.《口述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扶持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影像志》

  2.《喜马拉雅山地民族社会历史文化调查40年》

  3.《口述第1次全国少数民族大调查语言调查影像志》

  4.《民族影像志的国家书写——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记录电影口述》

  5.《口述内蒙古双语教育》

  6.《龙州史话——口述四川平武民族工作及社会发展》

  我作为这个项目最初的参与者之一,王宝顺同志一直请我与他一起做实地采访,由于参与其他项目无法脱身,一直未能成行。但是与项目有缘,影视人类学研究室在制作《口述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扶持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影像志》时,请我做访谈嘉宾,我把自己关于人口较少民族研究的成果以及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提供给他们,被吸收为影片的一部分,也算为项目做了微薄的贡献。

  在评审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负责人周学文与软件设计工程师介绍并演示了他们开发的“口述中国民族工作多媒体数据库”的功能和数据录入情况,使我们大开眼界。对于我们这些常做文字工作的人来说,用计算机上网查询文献资料的手段经常运用,检索手段由最初的只能按文章作者、题目、关键词检索,到后来有了全文检索,还有智能推送,可以说文字检索的技术日新月异。但对于影像资料的检索,大多数人比较陌生。我们平常用到的大都是用文字检索一些影视作品的片名,如何检索内容不得而知。而“口述中国民族工作多媒体数据库”设计的功能在内容管理和用户查询方面的功能是很强大的。这个系统不仅支持管理员按场记信息、视频资源、口述文字、系统用户、系统权限进行管理,也支持用户按人物、地区、专题、时间、关键词和词频等参数自动检索,以流媒体形式播放多媒体数据,自动统计输出相关信息。目前数据库已经录入了248位民族工作者的456小时的多媒体口述资料,总检所时段2775个,根据需要还可以继续扩充。另外数据库还存有150位民族工作者的200余小时的视频口述档案。现已成为我国专门领域口述史规模最大的多媒体数据库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拥有该领域的国家顶级研究团队,在民族与人类学理论、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问题研究等方面有丰硕的成果,是民族工作部门依靠的一支重要学术力量。实施这一个项目,正如王延长中所长在总结讲话中所说的,是一次研究方式的开拓性创新。这项研究,是社会科学院系统与民族工作系统研究力量的结合,是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与民族工作干部的结合,是口头采访、制作专题影像片、建立数据库三种类型研究成果的结合。这种跨部门的结合,发挥了各自长处,是项目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王延中所长总结(摄影:陈立民) 

  民族工作口述史研究,是项长期持续不断的工作。这个项目目前只是取得了第一期成果,大家都希望这个项目继续做下去。就目前收集的资料而言,还有许多后续工作要做。如现有资料继续整理录入数据库,对现有资料进行编辑加工成《口述民族工作》出版、在有关报刊杂志上开辟专栏进行“口述民族工作”连载、举办“生生不息民族情”展览等等,王宝顺一口气说出了许多今后工作的打算,当然完成这些工作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影视人类学研究室制作的系列化专题口述民族工作专题影片,是提升口述史学术水平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通过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将一些零散的口述访谈录串联起来,生动地还原当时的历史面貌。与会者都认为,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做,如少数民族参观团访问团、民族贸易与民族特需用品、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骏马奖、舞蹈孔雀奖、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兴边富民行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等等,都可以围绕着这些大的政策、项目、历史事件,请当事人回忆政策、项目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以及实施效果,为总结党的民族政策历史经验,为当代民族工作决策提供参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围绕“增强中华民族认同”这个主线,深挖材料包含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与会人员也提出许多好的建议。王宝顺表示,他在采访中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如在云南采访了在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签字仍然健在的几位老人,与他们在团结誓词碑前照相,还采访了许多民族参观团访问团的团员,收集了许多民族团结的生动事例。他表示,下一步首先要把工作民族参观团访问团这个专题做起来,通过这些生动的历史事例,再现各民族在一起团结奋斗建设祖国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发挥民族工作口述史在历史、学术、教育等方面的作用与价值。

  撰稿:王铁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