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胚胎学有着辉煌的成就,藏医学关于胚胎经历鱼期、龟期、猪期三个时期的认识,符合现代进化论和胚胎学的认识,在世界胚胎学史上是首屈一指的。
藏医学认为,胎儿是由父之精与母之血二者结合而成的。胎儿的形成,还需要具有正常的五源条件,即土、水、火、风、空。这五种因素相互平衡协调,胎儿才能正常发育。藏医学对胚胎发育的认识非常细致而深入,是以周日时间为单位来认识和观察人体胎儿的发育过程的,认为胎儿从形成到成熟分娩,需要38周的时间。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首先经历鱼期,其次经历龟期和猪期,才发育成熟,从母体分娩。依据《四部医典》绘制的“曼汤”其中第5幅形象细致地描绘了人体胚胎的发育,胚胎从父母精血结合开始,逐周绘图示意,明确的描绘了胚胎的发育过程,列简表说明如下。
表1-8 藏医“曼汤”中人体胚胎发育过程
| 时间 | 发育情况 | 时间 | 发育情况 | 
| 第1周 | 父精和母血融合,其状正如在牛乳里滴入乳酪酵母,使其得到发育的动力,并且非常融洽 | 第17周 | 连结胎儿身体上部、下部及里外的血管、脉络均已形成 | 
| 第2周 | 胎珠状如乳液凝成的胶状物 | 第18周 | 肌肉和脂肪组织均已出现 | 
| 第3周 | 状如凝结的乳酪或酸奶 | 第19周 | 韧带、筋膜、肌腱已经出现 | 
| 第4周 | 质地比较坚固的团状物,并开始分化出男女不同性别 | 第20周 | 全身的骨骼和骨骼内的骨髓均已形成 | 
| 第5周 | 脐带开始形成,与母体相连 | 第21周 | 周身的皮肤开始形成 | 
| 第6周 | 脐带形成了一条命脉,使胎儿获得更快发育 | 第22周 | 九窍均已开通,开始与外界通流 | 
| 第7周 | 眼睛等感觉器官开始形成 | 第23周 | 头发、指甲、趾甲等出现了 | 
| 第8周 | 头部开始形成 | 第24周 | 五脏六腑的功能已经成熟,胎儿也已经知道疼痛,有所感觉 | 
| 第9周 | 躯体的上部和下部已经形成 | 第25周 | 在胎儿体内的脉络中,气已经出现并开始运行 | 
| 第10周 | 双肩,两髓胯骨开始形成 | 第26周 | 开始有意识 | 
| 第11周 | 九窍,即双眼、双耳、鼻、口、阴窍等已经形成 | 第27-30周 | 是怀孕的第7个月,所有的器官均已成熟,整个胎体也显得圆满 | 
| 第12周 | 心、肝、肺、脾、肾等五脏形成 | 第31-35周 | 胎儿继续增大,母体与胎儿的精神肉体均互相影响 | 
| 第13周 | 小肠、胆、大肠、胃、膀胱、三木休等六腑已经形成 | 第36周 | 此时胎儿多动,显得对所处的地方很不习惯 | 
| 第14周 | 两条上臂、前臂及两条大腿、小腿已经形成 | 第37周 | 胎儿似乎显得对所处的地方有反感,不愿再呆在这里 | 
| 第15周 | 双手、双肘和双足、双膝已经形成 | 第38周 | 头部转而朝下,并准备娩出母体了 | 
| 第16周 | 十个手指和十个足趾全部形成 | 
从以上藏医学对人体胚胎发育过程的叙述来看,藏医学对胚胎学的认识在古代医学中是首屈一指的。早在八世纪藏医学就提出了“(人的)胚胎首先要经历鱼期,其次要经历龟期和猪期”,这种观点比同时期西方医学的“先成论”及十七世纪之后出现的“后生论”或“渐成论”等观点均具有其历史先进性。在《四部医典》中还有对胚胎、脐带和母体关系的叙述,认为胚胎之所以能不断发育,完全是依靠与母体相连接的脐带输送营养来进行的,形象地把三者比喻为庄稼、水渠和水塘。可见,藏医学早在1 000多年前就已经对胚胎发育、营养的吸收及母体与胎儿之间的关系提出非常精辟的见解。尽管以上关于胚胎学的一些描述尚不如现代胚胎学那么精确,但应看到其认识既有一定的科学性,从历史的观点看,更有其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