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土家族  > 详细页面

叶水云:织女水云间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孙燕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9日 浏览量:

“水云织锦坊”货架上的“西兰卡普”都被顾客买走了,新客人只能看图订货。叶水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织锦。

  沱江两岸的老城里,逐水矗立的吊角楼,穿插逶迤的青石板长街,绵延着湖南凤凰千百年来的小城文明。叶水云,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代表性传承人,就生活在这个美丽的东方水上小城。

  “水云”之名

  在凤凰小城的晨曦中,东正街“水云”织锦坊里,货架上几乎看不到什么织锦物品,却总有顾客慕名前来求购。“经常是刚织好的织锦,一下织机就直接寄给了订货商。”说话的人就是叶水云,“土家织锦不用针,完全是用手挑出来的,所以出活特别慢,一天也就能织六七厘米,1米见方的一块要织半个月。”在当地,能织“西兰卡普”的女子已经屈指可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湘西大约有2000人从事土家织锦,现在大概还不足200人,招工很难。叶水云家的“活儿”被公认为做得最漂亮的,市场自然是供不应求,“水云织锦坊”早已名声在外。

  姑婆授艺

  叶水云出生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苗市镇叶家寨,洗车河就从村寨边流过。1981年,叶水云与寨子里的5位姐妹一起,跟姑婆学织锦手艺。因为姑婆是寨子里最好的织锦老艺人,也就是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玉翠。

  “每天早晨,我们来到姑婆的吊脚楼。她手把手地教我们,在窄小的织锦机上,用蓝、黑、红的线为经,用各种色彩的丝做纬,织出漂亮的图案。”在青山绿水间学习,对于幼年的叶水云来说是愉快的经历。如今,当年的6位学姐学妹中,只有她和叶九翠坚持了下来,其余的人,有的卖起了化肥,也有的做起了家电生意。

  青出之色

  叶玉翠是位和蔼的老人,但对技艺的要求近乎苛刻。如果织错了,再难拆,也要拆了重来。叶水云学到的不仅是土家族传承千年的文化内容,更是一种祖辈人对民族技艺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

  凭着这种精神,叶水云从跟着在龙山织锦厂当终身顾问的姑婆一起进厂当技术工人开始,一跃成为吉首市织锦厂副厂长,后又独当一面地创办了一个专门研究土家织锦和苗家蜡染的民族艺术研究所,和老公开了一间属于自己的织锦店。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叶水云感到自己的专业美术水平有限。于是,她考入凤凰职业中专学习美术专业,并被留校任教,后又在湘西州教育学院进修大学美术专业。“土家织锦没有草稿,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配色。以前配色没有理论指导,主要从个人感觉出发,喜欢红、绿等艳色系。除了讲究图案平整以外,配得好不好自己也不清楚。学习后才慢慢认识到,配色应注重冷暖色调的对比与衬托。”所以,叶水云织出来的“西兰卡普”色彩更为统一调和,艳而不俗,粗犷中有细节,大气中有精巧,看上去更加舒服。 

  守望之惑

  “我以前带过100多个徒弟,既有土家族,也有苗族,可现在只有五六个徒弟在专门跟我学,而且年龄都在30岁以上,要么是60岁或七八十岁,她们那个年代还没流行打工,在家闲着,这些人反而成了传承土家织锦的中坚力量。但20岁以下的已经没人做了。”如今的风气,让当地心气儿高的女孩子都跑到大城市寻梦了,谁还能潜下心来学这费时、工艺复杂、又难立竿见影赚到钱的传统技艺?

  叶水云家里兄弟姐妹4人,她是老大,下面除了一个弟弟有个七八岁的女儿、年龄还小以外,弟弟、妹妹生的多是男孩,男孩不沾女红。她自己的女儿正在吉首市一所私立中学读书,孩子受妈妈的影响,非常喜欢美术。“她看我们做得辛苦,不太愿意学。还是先读书,等她懂事以后再说吧。今年我40岁,还能做些年。至于培养接班人,  政府要能支持当然好,作为职业教育的一方面也可以,只要有人能潜下心来学,我就愿意教。”

  角色转换

  光顾“水云织锦坊”的客人都来自北京、上海、广州,也有外国游客。三四千元一米的织锦,当地人很少消费得起,即便女儿出嫁,也都由娘家从村里会织锦的老婆婆手上买来一两块做陪嫁,价格上要便宜好多。曾经包含着土家女儿对未来婚姻多少美好憧憬的“西兰卡普”不知不觉间完成了一场从土家族婚俗文化象征到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商品的角色转换。

  叶水云记得当地曾有的民俗话儿说:“婴幼儿时盖织锦,长大懂事织织锦,结婚陪嫁选织锦,夫妻恩爱伴织锦,舍巴摆手披织锦,敬祭祖先供织锦,当了外婆送织锦,人生去世葬织锦,火把酒后接织锦。”这样的景象今后恐怕只有在民族博物馆里对土家文化的旧俗记载中才能看得到了。

上一篇:
下一篇: